痛经去医院检查哪些项目
痛经的多种检查方法及不同年龄段女性检查的温馨提示。检查方法包括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检查,双合诊和三合诊),可观察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情况;超声检查(B超、经直肠超声),能清晰显示盆腔内器官形态及病变;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激素六项、CA125),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血液状况、凝血功能、内分泌功能及辅助诊断疾病;特殊检查(腹腔镜、宫腔镜),分别用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观察宫腔内病变。温馨提示方面,青春期女性应选无损处女膜的检查,家长给予支持;育龄期女性检查前排除怀孕,经期后检查;更年期女性检查更全面,有慢性病要告知病史。
一、妇科检查
1.外阴检查:观察外阴的发育情况、有无畸形、炎症、肿物等。比如外阴炎可能会导致外阴红肿、瘙痒等症状,这在检查中可直接观察到。对于青春期少女初次痛经就诊,外阴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处女膜闭锁等先天畸形情况。
2.阴道检查:已婚女性可进行此项检查,了解阴道黏膜情况、有无肿物、畸形,同时查看宫颈有无异常,如宫颈糜烂、息肉等。若存在宫颈粘连,可能会影响经血流出,导致痛经,通过阴道检查可发现此类问题。
3.双合诊和三合诊:双合诊是检查者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主要检查子宫大小、位置、质地、活动度,附件区有无肿物、增厚及压痛等。三合诊是在双合诊基础上,另一手食指放入直肠内,可更清楚地了解子宫后壁、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及盆腔后部的病变。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这两项检查有助于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可能导致痛经的疾病。
二、超声检查
1.B超:包括腹部B超和阴道B超。腹部B超需要患者在检查前憋尿,使膀胱适度充盈,以更清晰地观察盆腔内器官。它可以观察子宫形态、大小、结构,有无肌瘤、腺肌病等病变,还能查看卵巢大小、形态及有无囊肿等。阴道B超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更为清晰准确,无需憋尿,能更清晰地显示子宫和附件的细微结构。对于青春期女性,一般采用腹部B超检查,避免损伤处女膜。
2.经直肠超声:适用于未婚女性,检查时探头经直肠进入,可清晰观察盆腔脏器情况,能有效避免对处女膜的损伤,且图像比腹部B超更清晰,有助于发现盆腔内的病变。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形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及感染等情况。严重的贫血可能会加重痛经症状,而感染可能提示盆腔炎等疾病,盆腔炎也是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常见原因之一。
2.凝血功能检查:检测凝血因子的活性和功能,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经血排出不畅,从而引发痛经,特别是对于月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的患者,此项检查尤为重要。
3.激素六项: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检测这些激素水平可以了解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痛经,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LH/FSH比值异常等情况,可能会出现痛经症状。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25天进行检查,以反映卵巢的基础功能状态。
4.CA125: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等疾病中可能会升高。对于继发性痛经患者,检测CA125有助于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不过CA125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四、特殊检查
1.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通过在腹部插入腹腔镜,直接观察盆腔内器官表面的病变情况,如有无异位的内膜病灶、粘连等,并可在检查的同时进行治疗。但腹腔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或高度怀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时采用。
2.宫腔镜检查:主要用于观察宫腔内的情况,如有无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等。对于月经量异常、经期延长且伴有痛经的患者,宫腔镜检查可明确宫腔内病变情况,并可在检查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治疗。
温馨提示:
1.青春期女性:在进行检查时,应提前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性生活史,尽量选择对处女膜无损伤的检查方法,如经直肠超声等。家长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心理支持,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在检查前,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
2.育龄期女性:若有怀孕可能,在进行超声、X线等检查前,需先进行妊娠试验,排除怀孕的可能,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在月经期间,尽量避免进行妇科检查,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可在月经干净后的37天进行检查。
3.更年期女性:由于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会出现多种妇科疾病,在检查时要更加全面细致。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以维持身体健康。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女性,在检查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考虑检查项目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