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精神障碍的发生受遗传、生物学、心理社会及其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具一定倾向,如精神分裂症亲属患病风险高,孤独症遗传度高;生物学因素包括神经递质失衡(如抑郁症与5羟色胺功能低下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系统异常相关)及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如阿尔茨海默病有海马萎缩等结构改变,抑郁症有脑区功能异常);心理社会因素涵盖早期童年不良经历(增加成年患精神障碍风险)、生活事件与压力(重大或慢性压力易引发精神障碍)、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对精神障碍认知等有差异,社会支持影响发病风险);其他因素有躯体疾病(如甲状腺、癌症、心脏疾病可引发精神障碍)和物质滥用(长期滥用酒精、毒品可致精神障碍)。

一、遗传因素

精神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大量的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和寄养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精神障碍的病史,那么其发生精神障碍的概率会相对增加。不同的精神障碍遗传度有所不同,像孤独症的遗传度较高,约为70%90%,这意味着遗传因素对孤独症的发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生物学因素

1.神经递质失衡:

多巴胺、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认知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5羟色胺功能低下有关。当大脑中的5羟色胺水平降低时,会影响人的情绪调节,导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抑郁症状的出现。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存在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异常,过度活跃的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可能与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相关。

神经递质的失衡可能是由于基因缺陷、脑部疾病(如脑肿瘤、脑血管意外等)、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某些脑部肿瘤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或再摄取,从而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2.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

影像学研究发现,一些精神障碍患者存在大脑结构的改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会出现海马萎缩等结构变化,这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减退、记忆障碍等症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发现了如脑室扩大、额叶和颞叶皮质体积减小等大脑结构的异常。

大脑功能的异常也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通过脑功能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前额叶皮质、海马等脑区的功能活动存在异常,这些脑区在情绪调节、认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会影响相应的心理过程,导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三、心理社会因素

1.早期童年经历:

童年时期的不良经历,如遭受虐待(包括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等)、被忽视、父母离异或过早失去父母等,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增加成年后发生精神障碍的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童年遭受过严重虐待的儿童,在成年后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的概率显著高于没有此类经历的儿童。这是因为早期不良经历会影响个体的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使个体在面对成年后的压力事件时更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2.生活事件与压力:

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失恋、失业、自然灾害等,会给个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个体无法有效地应对这些压力事件,就可能引发精神障碍。例如,经历过严重自然灾害的人群,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风险明显增加。长期的慢性压力,如持续的工作压力、经济困难等,也会逐渐损害个体的心理健康,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发生。压力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激素水平失衡,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增加精神障碍的发病几率。

3.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背景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精神障碍的认知、表达和处理方式存在差异。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对精神疾病的stigma(污名化)较为严重,这可能会导致患者不愿意寻求帮助,从而延误病情。社会支持系统的状况也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如家庭的支持、朋友的关心、社区的帮助等,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而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在面对困难时更容易陷入心理困境,增加精神障碍的发病概率。

四、其他因素

1.躯体疾病:

某些躯体疾病也可能引发精神障碍。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情绪改变、认知障碍等精神症状。癌症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与疾病本身带来的身体痛苦、对预后的担忧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时,由于脑部供血不足等原因,也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认知障碍、情绪异常等。

2.物质滥用:

长期滥用酒精、毒品等物质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引发精神障碍。例如,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脑病,出现认知功能减退、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毒品(如海洛因、冰毒等)的滥用会严重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和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导致精神分裂样症状、情感障碍等多种精神障碍的发生。物质滥用引起的精神障碍不仅与物质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损害有关,还与物质滥用导致的社会功能受损、心理依赖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疾病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影响个体情绪、行为及思维的疾病,以人体的认知、情感或意志行为障碍为特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可以治愈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有可能可以治愈,也有可能无法治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如果程度比较轻,一般及时对脑外伤进行治疗,使淤血消散,精神障碍可随着大脑器质性状态的改善而逐渐好转、消失,恢复正常。但如果脑外伤累及神经,导致颅内出血,造成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问题,这种情况大多数无法完全恢复,目前主要是以
什么是抑郁精神障碍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抑郁正常指的是一种心境状态,指的明显的处于情绪低落,感到生活无意义,丧失信心,缺乏意志力,缺乏动力,想法悲观失望消极思维迟钝等状态,如果持续性的处在这种状态,一般就是表现出了抑郁精神障碍,对于抑郁精神障碍,要进行专业的治疗比较好,比如说可以经过心理认知治疗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建议你自己放松心情,不要
酒精性精神障碍能彻底治好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这种疾病有治好的可能性,往往需要综合治疗,此外在病人表现出精神异常的早期要积极治疗,一般要维持三个月以上的治疗,这种疾病病人往往有酒精依赖,因此病人要适当的控制酒精的摄入。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精神障碍的范畴更大,精神病是包含在其中的,精神病可以认为是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而精神障碍除了包括精神病,还包括症状较轻的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
心因性精神障碍怎么办?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病人心理上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后造成的。对于这种精神障碍首先要进行心理治疗,帮助病人重新认识精神刺激事件,克服心理障碍。此外要鼓励病人多和外界接触,和他人交流沟通,宣泄自己内心的悲愤和不满。此外,对于严重的精神障碍病人可以给予利培酮或奥氮平进行治疗。
急性精神障碍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急性精神障碍一般在临床上主要是突然发病,表现为一过性的妄想,同时伴随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异常,可能表现出妄想症状,比如神秘妄想、被害妄想,被控制体验等多种妄想。这种疾病发病时间比较急且短,临床表现很丰富,可能有妄想,幻觉,情绪不好,急性分裂样的精神症状等。临床上如果确诊的话,应该在正规的专业医生指导下应
精神障碍能恢复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积极的配合医生做治疗,定期的去医院复查,正常是会恢复的。考虑是由于遗传家族史和精神性疾病以及心理性变化有关,也不排除是环境性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抑郁症也会造成,或者还有可能是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有些病人容易表现出幻觉和幻听以及感觉减退的现象。早期发现的时候,需要及时到正规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癫痫性精神障碍通常泛指癫痫患者出现的多种精神心理障碍,需坚持用药治疗并进行规范的心理辅导。首先,癫痫患者需坚持服用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片、苯妥英钠片、苯巴比妥片、左乙拉西坦片等药物抑制癫痫发作,同时可根据精神障碍的具体类型选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其次,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需在医师指导
什么是妄想性精神障碍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妄想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 妄想性精神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持续的系统妄想。这些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常见于原发性妄想。 患者可能会出现被害、钟情、夸大、幻觉、嫉妒等多种表现。尽管病程演进缓慢,患者可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
精神障碍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是什么关系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包含关系,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是整个人体功能低下,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睡眠障碍就是失眠、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甚至严重时有自杀倾向,活着没价值的想法等抑郁症状。躁狂症是机体比较旺盛亢奋的状态,包括言语多、思维比较快,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人比较亢奋,言谈中可能有些夸大,还有睡眠减少,人际交往之间的活动
童年创伤和成年精神障碍有什么关联
彭红军 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成年的精神障碍具体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还有其它的心理问题,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归纳起来包括生物学、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很多成年精神心理问题本身存在着一种遗传易感数值,在遗传易感数值的基础上,加上童年早期的创伤的影响,导致成为一种高危的因素。如果患者在成年后期,遭受精神创伤或者应激事件的诱发,成年期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大很多。总之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是整个人体功能低下,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睡眠障碍就是失眠、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甚至严重时有自杀倾向,活着没价值的想法等抑郁症状。躁狂症是机体比较旺盛亢奋的状态,包括言语多、思维比较快,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人比较亢奋,言谈中可能有些夸大,还有睡眠减少,人际交往之间的活动
偏执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通常偏执性的精神障碍的人群,会对他人有持久的无根据的不信任,而且会非常的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会耿耿于怀。思想行为非常的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等。通常持续的时间比较久,三个月以上,而且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造成周围人际关系比较差,自我评价过高,过分地认为自己特别重要,失败和责任都归咎于其他人等。以上异常表现,要考虑是否有偏执性的精神
老年精神障碍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老年精神障碍,也分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老年痴呆,会表现在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如记忆力、语言、定向障碍等,以及会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异常、人格改变等。老年的抑郁症,主要会表现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者老年期的惊恐障碍明显会少于青壮年人。也有部分老年人会发生疑病症,患者通常病史会比较长,首次的发病通常继发于焦虑情绪或者抑郁情绪等。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是根据所患疾病而不同,如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患者表现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且进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可注意20分钟左右,但出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孩子,最多坚持十分钟。其次,其注意力、转化能力比较差,易专注于某些感兴趣的事情,难以转移到其它活动或者任务上。同时,部分孩子有抽动障碍,如眨眼、清理喉咙或者发出吼叫声、犬叫声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