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是精神病还是心理病

来源:民福康

情感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兼具精神病和心理病特点,其病理机制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多方面。不同因素对其有不同影响,如年龄方面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症状及治疗各有特点,性别上女性在特殊时期、男性应对方式不同,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发病风险,有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也有影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等)、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物理治疗(电休克治疗等)。诊断和治疗需综合考虑多因素采取个体化方案,患者和家属要积极配合,保持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康复。

一、情感障碍的定义

情感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可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二、情感障碍的属性判断

1.兼具精神病和心理病的特点

情感障碍既不能简单地归为精神病,也不能单纯定义为心理病。从精神病角度来看,严重的情感障碍患者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自罪妄想、虚无妄想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发作时可能出现夸大妄想等。这些症状脱离了现实,符合精神病的部分特征。从心理病角度讲,情感障碍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许多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冲突、应激事件等诱发因素,而且其症状表现也涉及情绪、认知、行为等心理层面的异常。

2.病理机制的多面性

在生物学方面,情感障碍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情感调节异常。同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在情感障碍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前额叶皮质、海马体等脑区的体积和功能异常。从心理学角度,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患者的负面认知模式和不良行为习惯会加重情感障碍的症状。例如,抑郁症患者常常存在消极的自我认知、对未来的悲观预期等。社会环境因素,如长期的生活压力、人际关系问题、重大生活事件等,也可能成为情感障碍的诱发因素。

三、不同因素对情感障碍的影响及应对

1.年龄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期发生情感障碍时,其症状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常表现为行为问题,如多动、攻击性行为、学习成绩下降等。由于儿童大脑尚在发育阶段,治疗时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法,优先考虑心理治疗,如游戏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避免过早使用药物,如需用药,要严格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老年人情感障碍的发生可能与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疾病、丧偶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药物治疗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关怀,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交活动。

2.性别因素

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在月经周期、孕期、产后、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在这些特殊时期,要关注女性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激素水平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男性情感障碍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以酒精、吸烟等不良方式应对压力。在治疗时,要引导患者正确表达情绪,同时帮助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3.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熬夜、缺乏运动、过度饮酒、吸烟等,会增加情感障碍的发病风险。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的摄入。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4.病史因素

如果患者有其他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会增加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同时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躯体疾病和情感障碍的关系,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影响抗抑郁药物的代谢。对于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要更加关注其情绪变化,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和监测。

四、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心境稳定剂等。抗抑郁药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抗躁狂药和心境稳定剂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人际治疗主要关注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动力学治疗则通过探索患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促进患者的自我理解和心理成长。

3.物理治疗

电休克治疗(ECT)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物理治疗方法在情感障碍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电休克治疗适用于严重抑郁症伴有自杀观念或行为、难治性抑郁症等情况。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症状。

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具有精神病和心理病的双重属性。在诊断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和家属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了解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双相情感障碍表现有哪些?3大诱因需要提前预防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是很多人都觉得陌生的疾病,这是心理疾病中的一种,也是一种比我们熟知的抑郁症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自杀率也非常的高,那么双相情感障碍到底是怎么的一个疾病呢?一起看看吧。
怎样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并在平时注意日常生活管理。1.心理治疗孩子在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期间会产生多种心理问题,需要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以及心理教育干预、人际与社会和谐治疗等来帮助改善不适的症状,帮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2.物理治疗适用于急性躁狂发作以及重度抑郁、难治性抑郁发作等患者,包括重复经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病。 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躁狂发作时可出现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受损、鲁莽行为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疲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后果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功能受损,引发婚姻和家庭问题,还可增加自杀风险。 1.功能受损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功能。患者可能难以保持稳定的工作,难以处理日常事务,并且可能经历人际关系问题。 2.婚姻和家庭问题 情绪波动、冲动行为和心理困扰可能导致沟通问题、冲突和
双相情感障碍什么意思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表现为情绪高涨、活动增加、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自我感觉良好、冲动行为等。其次,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它们在症状、病因、治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向情感障碍症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时,患者会表现出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则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等症状。双向情感障碍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它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病因尚不明确,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患者通常会经历情绪的极度波动,从高涨到低落,甚至可能出现混合状态。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诊
什么是精神病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是指由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持久且明显的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或生活。这些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脑器质性病变、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依赖、中毒、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常见的精神病类型包括精神分
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病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就是心境障碍,心境障碍就是心情不好。双相情感,包括两个相,一个相叫做抑郁,抑郁就是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另外叫做躁狂,躁狂就是跟这个相反的情况,情绪高涨,发了病以后心情特别好,特别高兴,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一天到晚都话说个不停,因为高兴就话多,活动也多,活动也不停,帮别人做事,叫言语活动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因为其本身的发病规律是间歇性发作,不发病的时候一切都正常,对你工作、学习、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就是个正常人,如果发作比较轻,甚至还可以自己调节过来,但是比方抑郁,自己感觉到精神不太好,没有力气,也许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情绪调节过来了,这个病就没有发出来了,这也可以自己调节好。当然如果发作比较厉害,像躁狂也是一样,一很轻度的情况自己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自愈吗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会有情绪忽高忽低,情绪从高涨到低落交替过程,或者从低落到高涨变化过程,当一次高涨和另一次高涨,或者一次高涨和另一次低落之间,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有临床症状缓解期,很多时候会认为,稳定期就是疾病自愈。但个人不建议大家去等待疾病自愈,因为疾病自然病程在间歇期,缓解期,如果说不能够给予很好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对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鉴别诊断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诊断,首先与单纯的抑郁鉴别。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时,临床表现和抑郁症一模一样,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所以在这过程中,要详细去回顾、询问病史,确认患者有没有躁狂相。其次,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言语夸大、开心等现象,分裂症也可能有类似的表现,所以也需要进行鉴别。另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感高涨或者低落情况下出
情感障碍怎么得的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病因有很多,首先会有遗传因素;其次会有一些神经递质跟双相情感障碍比较相关,比如说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另外,也会有一些心理社会方面因素。比如说在生长过程当中,父母养育方式以及不恰当对待方式,或者是面临一些负面生活事件等,都会增加情感障碍发病率。
人为什么会得情感障碍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通常情感障碍发生跟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就是遗传因素,比如有家族遗传史人群患病率会高于正常人群,另外也要根据人既往生活经历或者受到创伤有关系,比如既往生活当中有重要他人离世,没有做好很好告别分离或者是有离婚、失业等等一些重大事件刺激,不能够很好进行调整之后慢慢会发展为情感障碍,另外也还会有一些因素跟人格特征有关系,比如具有异域气质人群也容易发
情感障碍症是怎么引起的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症发生跟既往生活经历、事件有关系,比如受到重大挫折、伤害、亲人离世、离婚或者是下岗离职等等,另外也要考虑到有遗传因素,比如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其子女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人群,另外也会跟人格特征有关系,比如一部分属于抑郁气质人群会容易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