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在多方面存在区别。症状表现上,双相情感障碍有发作性特征,抑郁与躁狂或轻躁狂交替,还伴有不典型症状及冲动性自杀观念行为;单相抑郁为单次或反复抑郁发作,有早醒、晨重暮轻等表现及计划性自杀观念行为。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度高,神经递质失衡复杂,大脑结构功能改变独特,发作更多与生物学因素相关;单相抑郁遗传度低,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发病更易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诊断上,双相需有抑郁及既往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史,单相主要依据抑郁发作且排除躁狂史。治疗时,双相用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心理治疗注重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单相以抗抑郁药为主,心理治疗侧重调整认知等。特殊人群中,儿童青少年诊断难、用药需谨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要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风险;老年人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关注心理需求。

一、症状表现区别

1.发作特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具有发作性特征,可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抑郁发作持续时间不定,而躁狂发作一般持续1周以上,轻躁狂持续数天至1周左右。单相抑郁则通常为单次或反复的抑郁发作,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史,抑郁发作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2.症状特征: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时除了具有单相抑郁常见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典型症状外,还可能伴有一些不典型症状,如睡眠增多、食欲增加、体重上升、肢体沉重感、情绪的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等。此外,双相抑郁发作时患者的自杀观念和行为可能更具冲动性。单相抑郁患者更多表现为早醒、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情绪在早晨往往更为低落,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自杀观念和行为可能相对更有计划性。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区别

1.遗传因素: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相对较高,研究表明其遗传度约为70%80%,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而单相抑郁的遗传度相对较低,约为30%40%,遗传因素在单相抑郁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如双相情感障碍明显。

2.神经生物学因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失衡更为复杂,不仅涉及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异常,还与多巴胺系统、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独特变化,如额叶、海马、杏仁核等脑区的体积改变以及神经连接异常。单相抑郁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有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相对局限,多集中在与情绪调节相关的脑区。

3.心理社会因素:虽然心理社会因素在双相情感障碍和单相抑郁的发病中都起到一定作用,但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可能更多与生物学因素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往往是诱发因素。而单相抑郁的发病可能更易受到生活事件、长期压力、人格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区别

1.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需要满足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同时既往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史。单相抑郁的诊断则主要依据患者存在抑郁发作的症状,且排除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史。

2.鉴别要点:在临床诊断中,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情绪发作的特点、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以区分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和单相抑郁。对于首次就诊表现为抑郁发作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潜在的躁狂或轻躁狂症状,如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等,必要时需要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躯体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

四、治疗方法区别

1.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需要使用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联合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可以预防躁狂发作,降低复发风险。在使用抗抑郁药时需要谨慎,因为可能诱发躁狂发作。单相抑郁的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为主,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

2.心理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心理治疗除了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常规心理治疗方法外,还需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特点和规律,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预防复发。单相抑郁的心理治疗重点在于帮助患者调整认知、改善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症状可能不典型,诊断难度较大,且药物治疗需要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单相抑郁,也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和家庭支持。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和单相抑郁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的治疗都需要综合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潜在风险,尽量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或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3.老年人:老年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和单相抑郁的症状可能与躯体疾病相互交织,诊断和治疗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了解疾病
抑郁症
抑郁症属于典型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临床治愈率大、好发于秋冬季节的特点,发作时可表现为精力不足、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情绪低落、莫名不开心等,其中以明显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例可有自残,甚至自杀行为,同时伴有精神疾病症状,比如幻觉、痴心妄想等,严重时还可引起抑郁性木僵,即面部表情单一且固定、缺乏对刺激的反应、不爱说话、懒得动,甚至不动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双相情感障碍表现有哪些?3大诱因需要提前预防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是很多人都觉得陌生的疾病,这是心理疾病中的一种,也是一种比我们熟知的抑郁症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自杀率也非常的高,那么双相情感障碍到底是怎么的一个疾病呢?一起看看吧。
怎样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并在平时注意日常生活管理。1.心理治疗孩子在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期间会产生多种心理问题,需要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以及心理教育干预、人际与社会和谐治疗等来帮助改善不适的症状,帮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2.物理治疗适用于急性躁狂发作以及重度抑郁、难治性抑郁发作等患者,包括重复经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病。 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躁狂发作时可出现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受损、鲁莽行为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疲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后果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功能受损,引发婚姻和家庭问题,还可增加自杀风险。 1.功能受损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功能。患者可能难以保持稳定的工作,难以处理日常事务,并且可能经历人际关系问题。 2.婚姻和家庭问题 情绪波动、冲动行为和心理困扰可能导致沟通问题、冲突和
双相情感障碍什么意思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表现为情绪高涨、活动增加、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自我感觉良好、冲动行为等。其次,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它们在症状、病因、治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向情感障碍症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时,患者会表现出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则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等症状。双向情感障碍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它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病因尚不明确,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患者通常会经历情绪的极度波动,从高涨到低落,甚至可能出现混合状态。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诊
精神病能彻底治愈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精神病是否能彻底治愈。精神病是否能治愈,需要分情况判断。 如老年痴呆或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这类疾病通常难以临床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类疾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症状可以消失,部分患者可以恢复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然而,这类疾病的
心里难受是什么原因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心里难受可能由情绪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身体疾病、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 1.情绪问题 焦虑、抑郁、压力、愤怒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心里难受。这些情绪问题可能由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引起,如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压力、财务问题等。 2.心理健康问题 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可能导致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因为其本身的发病规律是间歇性发作,不发病的时候一切都正常,对你工作、学习、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就是个正常人,如果发作比较轻,甚至还可以自己调节过来,但是比方抑郁,自己感觉到精神不太好,没有力气,也许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情绪调节过来了,这个病就没有发出来了,这也可以自己调节好。当然如果发作比较厉害,像躁狂也是一样,一很轻度的情况自己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自愈吗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会有情绪忽高忽低,情绪从高涨到低落交替过程,或者从低落到高涨变化过程,当一次高涨和另一次高涨,或者一次高涨和另一次低落之间,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有临床症状缓解期,很多时候会认为,稳定期就是疾病自愈。但个人不建议大家去等待疾病自愈,因为疾病自然病程在间歇期,缓解期,如果说不能够给予很好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对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鉴别诊断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诊断,首先与单纯的抑郁鉴别。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时,临床表现和抑郁症一模一样,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所以在这过程中,要详细去回顾、询问病史,确认患者有没有躁狂相。其次,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言语夸大、开心等现象,分裂症也可能有类似的表现,所以也需要进行鉴别。另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感高涨或者低落情况下出
情感障碍怎么得的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病因有很多,首先会有遗传因素;其次会有一些神经递质跟双相情感障碍比较相关,比如说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另外,也会有一些心理社会方面因素。比如说在生长过程当中,父母养育方式以及不恰当对待方式,或者是面临一些负面生活事件等,都会增加情感障碍发病率。
人为什么会得情感障碍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通常情感障碍发生跟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就是遗传因素,比如有家族遗传史人群患病率会高于正常人群,另外也要根据人既往生活经历或者受到创伤有关系,比如既往生活当中有重要他人离世,没有做好很好告别分离或者是有离婚、失业等等一些重大事件刺激,不能够很好进行调整之后慢慢会发展为情感障碍,另外也还会有一些因素跟人格特征有关系,比如具有异域气质人群也容易发
情感障碍症是怎么引起的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症发生跟既往生活经历、事件有关系,比如受到重大挫折、伤害、亲人离世、离婚或者是下岗离职等等,另外也要考虑到有遗传因素,比如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其子女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人群,另外也会跟人格特征有关系,比如一部分属于抑郁气质人群会容易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