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切除的部位需依据肿瘤位置、侵犯范围等综合确定,可能涉及胆管、肝脏、周围淋巴结及相邻器官。
胆管癌手术中,胆管切除是基础。若肿瘤位于肝外胆管,如肝总管或左右肝管汇合部,常需切除包含肿瘤的肝外胆管部分;下段胆管癌则要切除远端胆管。当肿瘤侵犯肝脏时,切除范围会扩大,如侵犯肝尾状叶需切除该叶,若侵犯范围大,可能行半肝切除,目的是完整去除癌变组织。同时,由于胆管癌易淋巴结转移,手术中会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胰头后等周围淋巴结,以降低复发风险。若肿瘤侵犯十二指肠、胃、胰腺等相邻器官,还需联合切除相应部位,虽手术难度和风险增加,但能提高根治率。
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疼痛、体重减轻等疑似胆管癌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肝胆外科就诊。通过腹部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以便及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