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征症状是什么
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分为运动和非运动两类,运动症状有震颤(常为首发,不同年龄和家族史情况表现有差异)、肌强直(分“铅管样”和“齿轮样”,体力劳动者难早期察觉)、运动迟缓(早期手指精细动作困难,中老年人易与衰老混淆,脑血管病史者更严重)、姿势平衡障碍(中晚期出现,高龄患者跌倒风险高);非运动症状包括感觉障碍(早期嗅觉减退,吸烟患者更明显)、睡眠障碍(多种类型,中老年人和有精神病史者更严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等,女性更年期更突出)、精神障碍(抑郁常见,有心理创伤史者易出现),同时针对老年、女性、有家族病史、儿童和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给出了就医、护理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温馨提示。
一、运动症状
1.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是拇指与示指呈“搓丸样”动作,频率为4-6Hz。在不同年龄段,震颤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老年人可能震颤的幅度相对较大,而年轻人可能相对较轻微。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震颤症状可能出现得更早且更明显。
2.肌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且呈一致性,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称为“铅管样强直”;若伴有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称为“齿轮样强直”。可累及四肢、躯干、颈部和面部肌肉。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可能因肌肉原本就比较发达,肌强直的症状相对更难被早期察觉。
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如解纽扣、系鞋带等困难,逐渐发展成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迟钝,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高致起床、翻身均有困难。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本身在下降,运动迟缓症状可能会与正常的衰老表现相混淆,需要更加仔细地观察。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运动迟缓症状可能会更严重。
4.姿势平衡障碍:在疾病中晚期出现,表现为姿势反射消失,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高龄患者因骨骼较为脆弱,跌倒后发生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二、非运动症状
1.感觉障碍:早期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长期吸烟的患者,嗅觉减退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吸烟本身就会对嗅觉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
2.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多梦、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表现为睡眠中出现激烈的梦境演绎,如拳打脚、呼喊等,可能会导致患者自身或同床者受伤。中老年人本身睡眠质量就相对较差,帕金森综合征导致的睡眠障碍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睡眠障碍可能更为严重。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的有便秘、多汗、脂溢性皮炎(油脂面)等。便秘较为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女性患者在更年期时,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可能会更加突出。
4.精神障碍:可出现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幻觉、淡漠、睡眠障碍等。抑郁是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之一,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信心。有心理创伤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相关症状。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对于老年患者,因其身体机能较差,出现上述症状后应更加及时地就医诊断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人要加强护理,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女性患者在特殊生理期,如孕期、更年期等,症状可能会有波动,需要密切关注。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儿童和青少年患帕金森综合征较为罕见,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更加谨慎地诊断和治疗,避免过度用药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