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避孕药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避孕药及其适用人群和禁忌,包括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片、复方甲地孕酮片、复方去氧孕烯片、屈螺酮炔雌醇片)、长效口服避孕药(如复方炔雌醚片、三合一炔雌醚片),并对特殊人群给出温馨提示,如青春期和40岁以上女性、吸烟和长期饮酒者、患有肝肾疾病等慢性疾病者、有血栓性疾病史或家族史者、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有激素依赖性肿瘤病史或严重精神抑郁病史者等使用避孕药时需谨慎或避免使用,服用其他药物时使用避孕药也需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一、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1.复方炔诺酮片:它是常见的长期避孕药之一,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等多环节共同作用达到避孕效果。其含有的炔诺酮和炔雌醇成分,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抑制排卵。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避孕效果较好,避孕有效率较高。
2.复方甲地孕酮片:主要成分有甲地孕酮和炔雌醇。甲地孕酮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不利于受精卵着床,炔雌醇辅助调节激素水平。它的作用机制与复方炔诺酮片类似,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女性避孕。
3.复方去氧孕烯片:去氧孕烯是具有高选择性的孕激素,能增加宫颈黏液的黏稠度,阻止精子穿透,同时对子宫内膜也有一定影响,降低受孕几率。其雌激素含量相对较低,副作用可能相对较少,受到部分女性的青睐。
4.屈螺酮炔雌醇片:屈螺酮具有抗盐皮质激素活性,能减少水钠潴留,可能减轻使用者在服药期间出现的体重增加、水肿等不良反应。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痤疮等皮肤问题,对于注重生活质量和皮肤状态的女性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二、长效口服避孕药
1.复方炔雌醚片:炔雌醚为长效雌激素,口服后储存于脂肪组织内,缓慢释放炔雌醇,通过抑制排卵而达到长效避孕作用。服药一次可避孕一个月,但由于其激素含量相对较高,副作用可能相对明显,如恶心、呕吐、月经紊乱等。
2.三合一炔雌醚片:含有炔雌醚、氯地孕酮、炔诺孕酮,综合了多种激素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避孕效果。不过同样存在激素含量高的问题,可能会对使用者的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发育,导致月经紊乱等问题,一般不建议使用。40岁以上女性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服用避孕药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使用前需咨询医生,权衡利弊。
2.性别因素:长期避孕药主要是针对女性设计的,男性不适用。
3.生活方式:吸烟女性尤其是年龄超过35岁且吸烟的女性,服用避孕药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心肌梗死、中风等,应避免使用。长期饮酒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效果,同时也可能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服药期间应尽量减少饮酒。
4.特殊人群风险:患有严重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的女性,由于避孕药需要经过肝肾代谢,会加重肝肾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不宜使用。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女性,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影响血压、血糖的控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使用前需咨询医生。有血栓性疾病史或家族史的女性,避孕药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应避免使用。
5.用药禁忌:对避孕药中任何成分过敏的女性禁止使用。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抗生素等可能会影响避孕药的效果,在服用其他药物期间如需使用避孕药,应告知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及调整用药方案。
6.病史因素: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病史的女性,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可能会刺激肿瘤生长,不宜使用。曾经出现过严重的精神抑郁病史的女性,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加重抑郁症状,使用时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