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症患者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女性不孕检查包括病史采集(涵盖月经史、婚育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方式)、体格检查(含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如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抗苗勒管激素、传染病、TORCH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盆腔MRI或CT)、其他检查(腹腔镜和宫腔镜检查),同时针对年龄较大、有不良生活方式、有慢性疾病史的女性给出检查注意事项,还提醒进行有创检查后要注意休息并遵循医嘱护理治疗。
一、病史采集
1.月经史:详细了解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长短、经量多少、有无痛经等情况。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异常等可能提示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影响排卵和受孕。
2.婚育史:了解既往妊娠、分娩、流产情况,包括流产方式(自然流产、人工流产等)、流产次数、有无并发症等。多次流产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输卵管粘连等问题,增加不孕的风险。
3.既往史:询问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结核病、盆腔炎、阑尾炎等。某些疾病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如盆腔结核可破坏输卵管和子宫内膜,导致不孕。
4.家族史:了解家族中有无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生殖系统畸形等情况。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影响生育能力。
5.生活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作息规律、职业等。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内分泌和生殖功能。
二、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检查,以及甲状腺、乳房等部位的检查。肥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影响内分泌,导致不孕。
2.妇科检查: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情况。了解有无外阴阴道畸形、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变。
三、实验室检查
1.性激素六项检查:一般在月经来潮第24天进行,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通过检测这些激素水平,可以了解卵巢功能、内分泌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排卵障碍等问题。
2.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如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排卵和受孕。
3.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查:反映卵巢储备功能,不受月经周期影响,任何时间均可检测。AMH水平降低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4.传染病检查:包括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以排除传染性疾病对妊娠的影响。
5.TORCH检查:检测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体的抗体。这些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等不良后果。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包括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可以观察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大小、结构,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以及有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变。一般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多次检查,以全面了解生殖系统情况。
2.子宫输卵管造影: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通过向子宫和输卵管内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摄片,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子宫形态是否正常。该检查可以发现输卵管堵塞、粘连等问题。
3.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或CT:对于某些怀疑有盆腔占位性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情况的患者,可进一步进行MRI或CT检查,以更清晰地显示盆腔脏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五、其他检查
1.腹腔镜检查:对于经上述检查仍未明确病因,或怀疑有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腹腔镜检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器官的情况,发现病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宫腔镜检查:适用于怀疑有宫腔病变的患者,如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畸形等。通过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的情况,并进行诊断和治疗。
温馨提示: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卵巢功能可能相对较差,在检查时应更加关注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如吸烟、酗酒等,应在检查前尽量改善生活习惯,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有慢性疾病史的女性,在检查过程中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考虑病情。在进行有创检查,如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检查等时,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检查后应注意休息,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