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子宫切除术怎么做
这是一篇关于全子宫切除术的医疗科普,涵盖术前、术中、术后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术前需对患者全面评估、做实验室检查、肠道和皮肤准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步骤包括麻醉、摆体位、选切口、探查腹腔、处理子宫附件、切断子宫动静脉、分离膀胱、切除子宫、缝合阴道残端、关闭腹腔;术后要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伤口和引流管、合理饮食、鼓励活动及做好疼痛管理;特殊人群如高龄、有慢性病、肥胖和有生育需求者各有不同注意要点。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史、过敏史等,对于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在术前将病情控制稳定。还会进行妇科检查、超声、CT等检查,以明确子宫病变的情况,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评估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例如年龄较大、长期吸烟或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手术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评估和准备。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型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等情况,为手术做好准备。
3.肠道准备:术前12天开始进流食,术前一晚进行清洁灌肠,以减少肠道内的粪便,降低手术中污染的风险。
4.皮肤准备:对腹部和会阴部皮肤进行清洁和备皮,防止术后感染。
5.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的过程、风险、可能的并发症等,患者及家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手术步骤
1.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方式,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常见的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2.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3.切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选择合适的切口方式。常见的有经腹切口和经阴道切口。经腹切口又分为下腹正中切口和耻骨上横切口,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经阴道切口则适用于子宫较小、无盆腔粘连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4.探查腹腔:进入腹腔后,医生会探查子宫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了解病变的范围、有无粘连等。
5.处理子宫附件:切断并结扎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对于有保留卵巢需求的患者,可保留卵巢),然后将子宫向上牵拉,暴露子宫动静脉。
6.切断子宫动静脉:在子宫峡部水平,切断并结扎子宫动静脉,减少术中出血。
7.分离膀胱:将膀胱从子宫颈前方分离,避免手术中损伤膀胱。
8.切除子宫:在阴道穹窿处环形切开阴道壁,将子宫完整切除。
9.缝合阴道残端: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重建盆底结构,减少术后阴道脱垂的风险。
10.关闭腹腔:冲洗腹腔,检查有无出血点,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腹腔。
三、术后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伤口护理:保持腹部伤口或阴道伤口的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
3.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若引流液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4.饮食:术后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逐渐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普食,增加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
5.活动: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如翻身、四肢活动等,术后24小时后可根据情况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6.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措施,优先采用非药物方法,如心理安慰、调整体位等,必要时可使用止痛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较大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术后恢复可能较慢,且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肺功能,加强营养支持,鼓励适当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2.有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后需继续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相关指标,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因血压、血糖波动影响伤口愈合。
3.肥胖患者:肥胖患者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术后伤口感染、脂肪液化的风险增加。术后要特别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必要时可延长换药时间。
4.有生育需求患者:全子宫切除术会导致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术前医生会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尽量选择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若因病情需要必须进行全子宫切除术,需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做好心理疏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