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卵巢癌
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年龄、遗传、生育、激素等因素相关,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有腹部肿块、腹水等症状,诊断可通过影像学、血液肿瘤标志物及病理检查,治疗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
一、卵巢癌的定义
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位于盆腔内,左右各一。卵巢癌起源于卵巢的上皮组织、生殖细胞或间质细胞等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发生恶性病变。
二、卵巢癌的发病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段发病风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癌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在绝经后女性中,卵巢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加,卵巢经历长期的生理变化,细胞发生突变的几率增加等因素有关。例如,数据显示,大部分卵巢癌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上。
(二)遗传因素
部分卵巢癌具有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等相关癌症的病史,那么个体患卵巢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携带这些突变基因的女性,其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例如,BRCA1基因突变女性患卵巢癌的终身风险约为15%60%,BRCA2基因突变女性患卵巢癌的终身风险约为10%40%。
(三)生育因素
未生育女性、初次生育年龄较晚的女性以及不孕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排卵周期的影响有关,生育过程会对卵巢的排卵等生理功能产生调节作用,未生育或生育晚等情况可能干扰了正常的卵巢生理节律,增加了细胞恶变的可能性。
(四)激素因素
长期使用某些激素替代疗法(HRT)可能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此外,高水平的雌激素暴露也与卵巢癌有一定关联。例如,一些长期服用雌激素来缓解更年期症状的女性,如果使用时间较长,患卵巢癌的风险可能会升高。
三、卵巢癌的临床表现
(一)早期症状
早期卵巢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可能仅表现为腹部不适、腹胀、轻微的腹痛等,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因为它们可能与一些常见的消化道不适等情况混淆。例如,患者可能只是觉得最近肚子偶尔有点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中晚期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中晚期卵巢癌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包括腹部肿块,可在腹部摸到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的肿块;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患者可能会有腹胀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由于肿瘤消耗身体能量等原因,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等情况;还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妇科相关症状,如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紊乱等。
四、卵巢癌的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和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卵巢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等情况,有助于发现卵巢是否有肿块以及肿块的性质等初步信息。例如,超声可以发现卵巢上是否有实性或囊实性的占位病变等。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器官的结构,对于判断卵巢癌是否有转移等情况有重要价值。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
3.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评估卵巢癌的病变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对于盆腔内一些复杂解剖结构区域的病变显示更为清晰。
(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CA125是卵巢癌较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往往会升高。但需要注意的是,CA125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卵巢癌,一些良性疾病如盆腔炎等也可能导致CA125轻度升高,而一些卵巢癌患者CA125可能并不升高,所以它只是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此外,还有HE4等其他肿瘤标志物也可用于卵巢癌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等。
(三)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确诊卵巢癌的金标准。通过手术获取卵巢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能够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等,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例如,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判断细胞的形态、排列等特征,以确定是卵巢上皮性癌、生殖细胞肿瘤还是间质肿瘤等具体类型。
五、卵巢癌的治疗
卵巢癌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术是早期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对于中晚期卵巢癌,往往需要在手术基础上结合化疗等辅助治疗。靶向治疗则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相对较好的疗效,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等情况来选择是否适合使用靶向治疗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