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微创手术怎么做
前列腺癌微创手术主要有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优势明显。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前要全面检查、控制基础病及肠道准备,术中经建立气腹与穿刺孔,游离、切除前列腺后重建尿路并放置引流;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前准备类似但需团队熟悉操作系统,术中患者取特定体位与机器人对接,操作步骤相似但借助机器人优势更精准。术后都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与导尿管护理,鼓励早期活动并定期复查。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术前全面评估、控制基础病,术后防并发症;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控制好病情;有生育需求患者尽量保护生殖结构并评估功能。
一、前列腺癌微创手术概述
前列腺癌微创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这些手术方式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1.手术准备
患者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穿刺病理等,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肿瘤分期。同时,术前要进行肠道准备,清洁灌肠,以减少术中污染风险。对于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在术前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2.手术操作过程
建立气腹与穿刺孔:一般选择脐上缘或脐下缘做10mm切口,穿刺气腹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然后在腹部合适位置分别穿刺512mmTrocar作为操作孔,置入腹腔镜及操作器械。
游离前列腺:首先切开腹膜反折,游离膀胱前间隙,暴露耻骨前列腺韧带。然后离断耻骨前列腺韧带及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缝扎止血。接着游离前列腺两侧,切断前列腺侧韧带,注意保护神经血管束,对于有保留性功能需求且肿瘤分期较早的患者更为重要。
切除前列腺:在膀胱颈处环形切开,将前列腺与膀胱颈分离,然后将前列腺从尿道处离断,完整切除前列腺。
重建尿路:将膀胱颈与尿道进行吻合,一般采用可吸收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确保吻合口无张力,以恢复尿路连续性。
放置引流与关闭切口:冲洗盆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放置盆腔引流管,排出腹腔内积液,然后关闭穿刺孔。
三、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1.手术准备
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类似,需完善各项检查,控制基础疾病。但机器人手术系统操作相对复杂,术前需对手术团队进行专门培训,熟悉机器人操作系统。
2.手术操作过程
患者体位与机器人对接:患者取头低脚高截石位,充分暴露会阴部。将机器人手术系统推至患者会阴部,机械臂与穿刺孔连接并调整至合适位置。
操作过程:机器人手术操作与腹腔镜手术步骤基本相似,也是先游离前列腺,离断相关韧带及血管,切除前列腺,然后重建尿路。但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三维高清视野、机械臂操作灵活等优势,在精细操作如神经血管束保护、尿道膀胱吻合等方面更具优势,可提高手术精准性。例如,研究表明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尿道膀胱吻合时间可能更短,且吻合质量更好,术后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可能更低。同样,冲洗盆腔、放置引流及关闭切口。
四、术后注意事项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迹象。
2.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盆腔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若引流液突然增多且颜色鲜红,提示可能有出血情况,需及时处理。
3.导尿管护理:一般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2周,要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定期更换尿袋,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4.康复与随访: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个月左右可根据恢复情况拔除导尿管,观察排尿情况。患者需定期复查PSA、直肠指检等,监测肿瘤有无复发转移。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合并基础疾病的概率较高,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手术前需更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可能更易出现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同时,可适当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但要注意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血风险。
2.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要更加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切口愈合,易增加感染风险。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导致手术创面出血。
3.有生育需求患者:虽然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老年男性,但极少数年轻患者可能有生育需求。手术中应尽量保护生殖相关结构,如输精管、精囊等。术后需定期评估生殖功能,必要时可咨询生殖医学专家,采取相应措施如保存精子等,以满足患者生育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