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怎么检查
前列腺癌的诊断检查包括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特殊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实验室检查中,PSA检测重要,tPSA>4ng/ml异常,灰区需结合f/t判断,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其水平;PAP特异性不如PSA,前列腺癌转移时可升高,良性疾病也可能升高。影像学检查方面,直肠指检可查前列腺异常但有主观性和局限性;TRUS能定位分期但特异性有限;MRI对诊断价值大,可判断侵袭性等但费用高且有禁忌;CT用于判断转移,早期诊断价值有限。病理检查中,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分经直肠和经会阴穿刺,可能有并发症;病理诊断明确肿瘤类型及分化程度。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检查要考虑耐受性,有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检查各有注意要点。
一、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酶,在血液中主要以结合型和游离型两种形式存在。总PSA(tPSA)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血清tPSA>4ng/ml为异常。当tPSA处于410ng/ml的灰区时,需结合游离PSA(fPSA)与tPSA的比值(f/t)等指标判断。f/t比值越低,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大,如f/t<0.16时,前列腺癌风险增加。年龄对PSA水平有影响,随年龄增长,PSA正常参考值上限会适当提高,这是因为前列腺组织随年龄增大而增生,导致PSA释放增加。有前列腺癌家族史、长期高脂肪饮食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影响PSA水平,此类人群应更密切关注PSA变化。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检测:PAP是前列腺产生的一种酶,前列腺癌时,尤其是有转移时,血清PAP可升高。但PAP的特异性不如PSA,一些良性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也可能导致其升高,不过升高程度一般不如前列腺癌明显。
二、影像学检查
1.直肠指检(DRE):医生通过直肠指检可触摸前列腺大小、形状、质地及有无结节等。前列腺癌时,可触及前列腺硬结、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等异常表现。但直肠指检存在一定主观性,且对于早期前列腺癌,尤其是位于前列腺外周带以外的肿瘤,可能难以发现。不同体型患者会对指检操作及结果判断产生影响,肥胖患者因直肠指检操作难度增加,可能影响检查准确性。
2.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将超声探头经直肠对前列腺进行检查,可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能发现前列腺内的低回声结节,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定位和分期。还可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提高活检阳性率。然而,TRUS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有限,一些良性病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也可能表现为低回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磁共振成像(MRI):多参数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清晰显示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及病变部位,尤其是对前列腺外周带的肿瘤,其敏感度较高。动态增强MRI(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等功能成像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帮助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及是否有包膜外侵犯、精囊侵犯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患者可能无法进行该项检查。
4.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主要用于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对前列腺癌的局部侵犯情况显示不如MRI。对于早期前列腺癌,CT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在前列腺癌分期评估,尤其是判断有无盆腔及远处器官转移方面有重要作用。
三、病理检查
1.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当PSA异常、直肠指检发现异常结节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怀疑前列腺癌时,需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常用的穿刺方法有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一般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穿刺针数通常为1012针,以全面获取前列腺组织,提高诊断阳性率。但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检查,可能会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血尿、便血、发热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病理诊断:对穿刺获取的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细胞类型、分化程度等。前列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腺癌,根据Gleason评分系统对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进行评估,Gleason评分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相对较差。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在进行检查时,需充分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如在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有创检查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有创检查的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对PSA等指标的观察标准,结合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同时,老年患者听力、视力等可能减退,检查前医生应耐心、详细地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配合检查。
2.有基础疾病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进行穿刺活检等有创检查时,感染风险增加,术前应积极控制血糖,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在检查过程中需使用对比剂,如MRI增强检查或CT增强检查,应提前告知医生病情,评估对比剂使用的安全性,因为部分对比剂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穿刺活检等可能导致出血的检查时,需谨慎评估风险,必要时在纠正凝血功能后再进行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