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心律失常,通常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也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晕厥、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起搏治疗和病因治疗。患者应定期检查,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健康的年轻人或运动员,他们的心脏功能较强,窦性心律可能较慢。
睡眠时,人体的代谢率降低,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更为常见。
2.病理性因素
颅内疾病、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及感染等。
心脏本身的病变,如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等。
药物的影响,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二、症状
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没有症状,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可能导致晕厥、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三、诊断
1.心电图检查
是诊断窦性心动过缓的主要方法,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判断窦性心律的频率。
2.动态心电图监测
可以监测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更准确地了解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
3.其他检查
如心脏超声、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有助于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四、治疗
1.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通常不需要治疗,特别是没有症状的患者。
2.如果窦性心动过缓引起了明显的症状或导致了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可提高心率。
起搏治疗: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起搏器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3.病因治疗:针对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治疗甲减等。
五、注意事项
1.对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避免使用可能减慢心率的药物,如上述提到的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
4.对于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人,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正常的,但在剧烈运动前应咨询医生。
总之,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和定期随访。如果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