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有多种症状表现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症状包括出生24小时内迅速加重的皮肤黄疸,严重时可致胆红素脑病;因红细胞破坏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贫血表现,严重会引发心力衰竭;大量红细胞破坏使肝脾负担加重导致肝脾肿大,脾肿更明显;严重病例会出现因贫血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的胎儿水肿,预后较差。特殊人群中,早产儿肝脏功能不完善,出现黄疸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需密切监测;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新生儿,家长应告知病史以便早期筛查,护理时要观察新生儿状态,保证奶量促胆红素排泄,异常及时就医。
一、皮肤黄疸
皮肤黄疸是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黄疸程度较重,可累及全身皮肤,巩膜也会明显黄染。这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引起皮肤和巩膜黄染。若黄疸持续不退或进行性加重,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智力和运动发育。
二、贫血表现
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这是因为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同时,由于贫血,患儿可能会表现出精神萎靡、嗜睡、喂养困难等症状。贫血还会影响心脏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肝脏肿大等表现。长期贫血会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导致体重不增、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三、肝脾肿大
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肝脏和脾脏需要不断地处理这些破碎的红细胞,从而导致肝脾负担加重,引起肝脾肿大。一般来说,脾脏肿大更为明显。肝脾肿大程度不一,轻度肿大时可能仅在体检时被触及,重度肿大时可在腹部明显看到或摸到。
四、胎儿水肿
在严重的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病例中,胎儿可能会出现水肿。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全身水肿。胎儿水肿可表现为皮肤发亮、按压有凹陷,同时可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胎儿水肿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预后较差,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死亡。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早产儿,由于其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更弱,出现黄疸后更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因此,一旦发现早产儿有皮肤黄疸等症状,应更加密切地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新生儿,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家长应告知医生家族病史情况,以便医生早期进行筛查和诊断。在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皮肤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奶量摄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