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特点,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早期识别症状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其早期症状有面部或肢体无力麻木、言语障碍、视力问题、头晕平衡失调、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者、孕妇、生活方式不健康者需注意相关事项,如老人要关注日常行为变化、患者要控制病情等。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等待时让患者平卧头偏一侧防窒息,不随意搬动患者,记录症状出现时间。
一、脑卒中概述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早期识别症状对于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二、早期症状表现
1.面部、肢体无力或麻木:突然出现一侧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麻木,尤其出现在身体的一侧。比如患者可能在正常活动时,突然感觉一侧手臂抬不起来,或者手持物品掉落;行走时一侧腿拖沓,甚至无法正常行走。这种症状可能是大脑供血区域出现问题,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控制。
2.言语障碍:患者说话含糊不清,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理解他人说话困难。例如突然不能清晰说出完整的句子,或者对别人的问题答非所问。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受到损伤。
3.视力问题:突然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黑矇或复视。可能是脑卒中影响了视觉神经或相关的供血区域,导致视力突然下降或出现异常。
4.头晕、平衡失调:患者感到头晕目眩,行走不稳,容易失去平衡或摔倒。这可能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影响了平衡中枢的功能。
5.剧烈头痛: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通常是从未经历过的严重程度,且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血性脑卒中时,颅内压力突然升高,刺激脑膜和神经,引发头痛。
6.意识障碍: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这提示大脑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病情较为危急。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症状的感知可能不敏感,家属要更加关注老人的日常行为变化。如果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哪怕症状轻微,也应及时就医。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
2.患有基础疾病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应定期体检,遵医嘱服药,控制病情。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就医,因为他们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可能进展更快。
3.孕妇:孕期身体生理变化较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有所增加。孕妇若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孕期情况,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会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4.生活方式不健康者: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的人群,应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合理饮食。当出现早期症状时,要高度重视,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脑卒中的发生几率。
四、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避免加重病情。同时,记录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