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其临床表现包括:一是阴道流血,胎儿娩出后立即流血、色鲜红多为软产道裂伤;胎盘娩出后流血、色暗红可能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等;产后24小时后产褥期大量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多在产后12周,常见原因有胎盘胎膜残留等。二是休克症状,随阴道流血量增加出现,与失血速度也有关。三是其他表现,子宫收缩乏力时子宫软、轮廓不清,有胎盘残留可触及,凝血功能障碍时阴道流血不凝且全身多部位有出血倾向。产妇产前应治疗基础疾病、做好孕期保健,分娩中保持良好心态,产后密切观察;医护人员要掌握预防和处理措施,准确判断治疗。
一、阴道流血
1.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的阴道流血,颜色鲜红,多为软产道裂伤所致。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等,常见于急产、巨大儿分娩、助产手术操作不当等情况。若为会阴裂伤,可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Ⅰ度裂伤仅累及会阴皮肤及阴道黏膜;Ⅱ度裂伤达会阴体肌层;Ⅲ度裂伤为肛门外括约肌断裂;Ⅳ度裂伤为直肠阴道隔、直肠壁及黏膜损伤。宫颈裂伤多发生在两侧,严重时可向上延及子宫下段。
2.胎盘娩出后阴道流血:胎盘娩出后出现的阴道流血,颜色暗红,可能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或胎盘胎膜残留等原因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常见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体质虚弱、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等)、子宫肌瘤等情况。胎盘残留可表现为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部分胎膜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而导致出血。
3.产后晚期阴道流血:产后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12周,也可迟至产后6周。常见原因有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感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等。
二、休克症状
随着阴道流血量的增加,产妇可出现休克症状。初期表现为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此时若未能及时处理,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严重休克表现。休克的发生不仅与阴道流血量有关,还与失血速度有关。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导致休克,而缓慢持续的失血,机体可通过代偿机制维持一段时间,但最终也会因失代偿而发生休克。
三、其他表现
1.腹部体征: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腹部检查可发现子宫软,轮廓不清,按摩子宫或使用宫缩剂后子宫可变硬,阴道流血量减少。若有胎盘残留,可在宫腔内触及残留的胎盘组织。
2.凝血功能障碍表现:当产后出血是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时,除了阴道流血不凝外,还可出现全身多部位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注射部位瘀斑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进一步加重出血和休克症状。
温馨提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于产妇而言,产前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等,做好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娩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产后要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有多次分娩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高危因素的产妇,产后更要加强监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要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及时准确地判断出血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以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