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
脑血管病早期症状多样,包括短暂性视力障碍如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多在一小时内恢复;语言与精神改变,像言语表达困难、精神异常等;感觉功能异常,如面部或肢体麻木、疼痛等;运动功能障碍,如单侧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因血管弹性差且反应迟钝,家属需多关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因基础病变风险高,要严控指标并定期体检;长期吸烟者与酗酒者因血管受损严重,出现症状应戒烟限酒;孕妇因生理状态特殊,出现症状不可自行用药,需就医遵医嘱处理。
一、脑血管病早期症状
1.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一般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是较早的脑血管病预警信号。如在一项针对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观察研究中,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内出现过此类症状,后续发展为脑血管病。
2.语言与精神改变
言语表达困难:突然讲话不利索,或听不懂别人的话,这可能是大脑语言中枢供血不足引发功能障碍。大脑的布洛卡区、韦尼克区等区域若出现血液供应问题,就会出现语言障碍。
精神异常:性格一反常态,如原本开朗变得沉默寡言,或原本安静变得烦躁不安,还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这与脑血管病变影响大脑神经递质传递、脑功能紊乱有关。研究发现,一些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前数周会有这类精神状态的改变。
3.感觉功能异常
面部或肢体麻木: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麻木,有的还会伴有耳鸣、听力减退等。这是因为脑血管病变影响了感觉神经传导通路,比如丘脑、脊髓丘脑束等结构出现缺血等病变。临床统计显示,相当比例的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有此症状。
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疼痛性质多样,如胀痛、刺痛等。头痛部位多在病变侧,若突然加重,可能预示病情进展。头晕可表现为短暂的眩晕感,站立或行走不稳。这种疼痛和头晕主要是脑血管痉挛、颅内压变化等原因引起。
4.运动功能障碍
单侧肢体无力: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比如拿东西时突然掉落,走路时一侧腿拖地,甚至突然跌倒。这是因为大脑运动中枢或其传导纤维受损,导致对侧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超过半数在发病前有过短暂的肢体无力症状。
共济失调:表现为动作不协调,如系纽扣、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困难,行走时步态蹒跚,不能走直线。这与小脑或其联系纤维的血液供应不足有关,小脑主要负责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
二、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差,患脑血管病风险高。若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往往因反应相对迟钝,可能会忽视。家属应多关注老人日常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送医。因老年人身体储备能力弱,脑血管病进展可能更快,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2.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这类人群血管病变基础风险高,若出现早期症状,更应警惕脑血管病发生。需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定期体检,了解血管状况。日常按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停药或换药,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因基础疾病会加速脑血管病进程,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3.长期吸烟者与酗酒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及酒精都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增加脑血管病风险。若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进一步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戒烟限酒可减少对血管的持续损害,为治疗争取更好条件。
4.孕妇: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血容量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诱发脑血管病。若出现早期症状,不可自行用药。因孕期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应尽快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处理,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