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症状是什么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因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使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分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以慢性多见。急性肺心病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休克;慢性肺心病在肺、心功能代偿期有咳嗽、咳痰、气促、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失代偿期有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相关症状。不同人群肺心病症状有特点,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出现精神神经症状且易合并感染,治疗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儿童肺心病少见,多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等,症状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等,治疗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吸烟者症状更严重,应立即戒烟;有慢性肺部疾病史者发病风险高,症状与原有疾病重叠,治疗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查肺功能并规范用药。
一、肺心病的概念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二、急性肺心病的症状
1.呼吸困难:是急性肺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呼吸急促、费力,患者常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严重时会出现端坐呼吸,即不能平卧,需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2.胸痛:多为突然发生的剧烈胸痛,可呈刺痛、绞痛或压榨样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也可放射至肩部、颈部或手臂,类似于心绞痛。
3.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咯血,量一般较少,可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咯血的原因主要是肺动脉压力突然升高,导致肺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4.晕厥:可为急性肺心病的首发症状,主要是由于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患者可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摔倒,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恢复。
5.休克: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症状,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等。休克的发生与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周围血管扩张等因素有关。
三、慢性肺心病的症状
1.肺、心功能代偿期症状
咳嗽、咳痰:患者常有长期的咳嗽、咳痰症状,咳嗽一般为慢性、间歇性,早晨起床时症状较明显,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痰,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黄色脓性痰。
气促:活动后气促是肺、心功能代偿期的常见症状,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如行走、爬楼梯等时,会感到呼吸急促,随着病情的进展,气促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可出现气促。
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尤其是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症状更明显。心悸的发生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因素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关。
乏力、呼吸困难: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可逐渐加重,从最初的活动后气促发展为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症状
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发绀明显,即口唇、指甲等部位出现青紫。患者还可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甚至昏迷等,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引起。
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如颈静脉怒张,即颈部静脉明显充盈、扩张;肝大伴压痛,肝脏因淤血而肿大,患者可感到右上腹疼痛;下肢水肿,多从脚踝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胃肠道淤血可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不同人群肺心病症状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肺心病症状可能不典型,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更容易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淡漠等。老年人抵抗力较弱,容易合并感染,且感染后症状可能不明显,因此应密切观察体温、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肺心病时应综合考虑,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2.儿童:儿童肺心病相对较少见,多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肺部发育异常等疾病。儿童的症状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和活动情况,如发现孩子活动后容易疲劳、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3.吸烟者:吸烟是导致肺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的肺心病症状可能比非吸烟者更严重,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出现更早、更明显。吸烟者应立即戒烟,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同时,吸烟还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督促患者戒烟。
4.有慢性肺部疾病史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患者,发生肺心病的风险较高。这些患者的肺心病症状可能与原有的肺部疾病症状相互重叠,病情更复杂。在治疗肺心病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原有的肺部疾病,控制病情的进展。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