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怎么锻炼

来源:民福康

心动过缓患者运动需注意多方面,适宜有氧运动有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强度用心率衡量,力量训练可选低强度方式,运动时间安排下午或傍晚较好,频率每周3-5次,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疾病者运动各有建议,要注意安全、调整强度时间等。

一、有氧运动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1.适宜的有氧运动项目

散步是较为适合心动过缓患者的有氧运动。一般来说,可选择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散步时间可从10-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研究表明,适度的散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但要注意避免过快的步行速度,因为过快的步行可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老年心动过缓患者,散步时要特别注意地面的状况,防止摔倒。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且心动过缓的患者,散步时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等,以便在出现不适时能够及时使用。

太极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在练习过程中,呼吸均匀,能够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研究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心率变异性等指标,对心动过缓患者的心脏功能有一定的益处。不同年龄的心动过缓患者练习太极拳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调整动作的幅度和强度。例如,老年心动过缓患者在练习太极拳时,可适当简化动作,重点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2.运动强度的把握

运动强度可以用心率来大致衡量。对于心动过缓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应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左右较为安全。最大心率的计算公式为220-年龄。例如,一位60岁的心动过缓患者,其最大心率约为220-60=160次/分钟,那么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60×60%=96次/分钟左右。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心率变化,如果运动后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观察。对于有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心动过缓患者,运动强度的把握更为严格,最好在运动前咨询医生,根据个人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强度方案。

二、力量训练的要点

1.低强度力量训练

心动过缓患者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简单的上肢力量练习。选择弹力带时,要根据自身的力量情况选择合适阻力的弹力带。进行上肢练习时,每次进行8-12次重复动作,每组练习之间休息30-60秒。例如,进行弹力带的手臂前平举动作,每次缓慢抬起手臂,保持2-3秒后缓慢放下。对于老年心动过缓患者,进行力量训练时要避免突然用力,动作要缓慢、平稳,防止因用力过猛导致心率过快或出现其他不适。

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核心力量训练,如仰卧位的屈膝收腹动作。每次缓慢屈膝收腹,使腹部肌肉收缩,然后缓慢放下,每次进行10-15次为一组,可进行2-3组。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但要注意动作的幅度和速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患有腰椎疾病的心动过缓患者,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要特别谨慎,最好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防止加重腰椎的损伤。

三、运动的时间安排与频率

1.时间安排

心动过缓患者的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傍晚较为合适。此时人体的体温相对较高,机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好,运动时发生意外的风险相对较低。避免在清晨空腹时进行剧烈运动,因为清晨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心率相对较快,空腹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对于有夜间心动过缓症状加重情况的患者,傍晚的运动时间要适当调整,避免运动后过度兴奋影响夜间休息。

2.运动频率

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频率建议为3-5次。每次运动后要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如果运动后感觉疲劳难以恢复,应适当减少运动频率或调整运动强度。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心动过缓患者,如合并有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运动频率应适当降低,可每周进行2-3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也相应缩短。同时,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运动频率和时间,例如在寒冷的冬季,运动时间可适当缩短,频率也可适当降低,防止因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心动过缓的症状。

四、特殊人群的运动建议

1.老年心动过缓患者

老年心动过缓患者在锻炼时要格外注意安全。首先,要选择平坦、安静、人员较少的场所进行运动,防止摔倒。其次,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缓慢步行5-10分钟,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感受,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地休息。此外,老年患者的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身体状况的改善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家属在老年患者锻炼时要在旁边陪同,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2.女性心动过缓患者

女性心动过缓患者在月经期间进行运动时要注意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一般来说,月经期间身体较为敏感,应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可选择较为轻柔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运动时间也可适当缩短,避免过度疲劳。同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脚部的保暖,防止因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在选择运动装备时,要选择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装和鞋子,以提高运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有基础疾病的心动过缓患者

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心动过缓患者,在锻炼前要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例如,合并糖尿病的心动过缓患者在运动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避免在血糖过低时进行运动,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同时,要注意运动与药物治疗的配合,如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运动后要注意监测血压,防止血压过低。在运动过程中,要随身携带病情相关的急救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等,以便在出现不适时能够及时使用。

了解疾病
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bradycardia),又称心率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如果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有些患者平时的基础心率偏慢,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甚至低于50次,平时有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状。有些患者平时心率可表现为正常,心动过缓可突然出现,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严重者可发生晕厥。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正常人的心率是窦性心律,频率为每分钟60到100次,如果低于60次每分钟,考虑窦性心动过缓,往往会伴有心律不齐,也就是同一导联心电图pp间距大于0.12秒。临床上对于窦缓伴不齐,可见于一些功能性的疾病,如常见于年轻人,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对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定期复查
显著窦性心动过缓要注意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保持愉快的心情,保持合理的体重,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避免吸烟、饮酒。另外服药期间要监测心率,并定期到心内科进行复查,适当的运动,不能过度的劳累,防止病情加重,以清淡饮食为主,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烟酒过度,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窦性心动过缓,要根据病史的调查、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的检查即可诊断。而在心电图上,窦性P波的频率小于60次每分钟,一般不低于每分钟40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窦靖的心跳小于8万次。此外P-R间期为0.12-0.25秒,QRS波基本正常,这样可以诊断窦性的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典型的症状可以造成心
心动过缓的症状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动过缓病人在一般情况下无明显症状,只有在特别缓慢时,可表现出乏力、倦怠的症状,尤其是心率慢到每分钟30次以下时,病人可表现出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等短暂脑缺血症状。因平常无不适感觉,只有在体检、心电图检查或中医诊脉时才被发现有心动过缓。长时间进行体育锻练的运动员或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为
心动过缓吃什么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能改善心动过缓的药物种类非常少,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也很差。比如常用的会用到心宝丸、654-2、氨茶碱等等,这是针对不太严重的心动过缓。而对于严重的心动过缓,比如表现出了长期的窦性停搏、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主要的治疗是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心动过缓伴不齐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动过缓伴不齐,这种情况主要是根据心动过缓的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案,所以首先要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如果心动过缓比较轻微,心室率能够在每分钟55次以上,这种情况不需要处理,按正常对待就可以。如果心动过缓非常明显,特别是心室率在每分钟50次以下,这种情况需要考虑植入起搏器。如果心动过缓是由于
心动过缓没有任何症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窦性心动过缓属于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是部分正常人也有可能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比如运动员或者老年人的。此时一般是不会出现什么特殊症状的。但是一些病例情况,比如心肌炎,冠心病等也有可能导致心动过缓,此时患者可能会有心慌,乏力,胸闷气短的症状。
心动过缓会突然死亡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动过缓是可以导致突然死亡的,指的是出现了长时间的窦性停搏或者心室停搏,患者会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的发作,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的发生。此类的患者可以尽早的安装心脏的永久起搏器进行治疗,以保证每分钟的心跳在60次以上,这样就可以避免了阿斯综合征的发作死亡的发生。如果不是严重的缓慢的心律失常,比如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成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动过缓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在中医典籍中没有直接对应的疾病名称。根据症状、体征可以归结在心悸、怔忡等中医病名中。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表现的症状是心悸、乏力、畏寒等症状,脉象多以迟脉为主,中医辨证以阳虚为主,多涉及心、脾、肾三脏。治疗该病的中成药主要以温阳中药为主,现在最常见的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成
心动过缓用什么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动过缓如果是轻微的,对心脏功能没有影响,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是急性发生的严重的心动过缓,需要使用阿托品或者异丙肾上腺素来提高心率,但对于心动过缓的治疗更主要的还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比如心肌炎要进行营养心肌,改善心肌细胞供氧,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心肌炎症。如果是由于冠心病等情况导致的,应该积
如何预防窦性心动过缓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导致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对身体没有任何的损害,因此无需治疗,也没有特别的预防措施。对于病理性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原发病的治疗为重中之重,包括纠正甲状腺功能的低下、纠正颅内高压、纠正肝病,对于一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要及时进行再灌注的治疗,也能防治窦性心动过缓。还有一部分病人由于长期服用一些抗心律
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正常人的心跳是由窦房结驱动的,频率是60~100次,如果一个人的心跳低于60次,又是窦性心律,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在生理情况下,熟睡运动员可以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一些病理的情况也会导致心动过缓,比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黄疸、阻塞性肝病、颅内压增高,都会导致窦性心动过缓。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不需要任何的干预,也对生活质量没有任何的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治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生理状态下导致的心动过缓,通常不需要治疗,比如运动员的心率60次以上也不需要治疗;深度睡眠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也不需要任何干预。对于病理性的原因导致的心动过缓,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颅压增高等情况需要对症治疗,需要积极治疗甲状腺的功能和降低颅压等对症治疗,这时候才能改善心动过缓。如果心动过缓进一步加重,会引起组织、供氧、供血不够,会导致病人的
心动过缓怎样改善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窦性心动过缓,而且心室率在50到60之间的窦性心动过缓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进行特殊干预。如果是病态心动过缓,比如房颤合并心动过缓或者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动过缓或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导致心动过缓,如果合并头晕、黑蒙等临床症状,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可能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什么意思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的意思是,心脏跳动的次数低于每分钟60次,同时,心脏跳动的间期不规整,心脏跳动的比较慢,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伴有心律不齐,可以导致心脏功能下降,患者可以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严重时,还可以发生黑蒙现象。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改善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窦性心动过缓指窦性心率低于60次每分钟,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属于经常锻炼人群或运动员并不用给予特殊处理。但如果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头晕乏力、胸闷甚至出现黑蒙晕厥,需要给予提升心理治疗,可以选择药物提升心率;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必要时可使用心脏起搏器提高心率,避免患者因为心跳过慢引起黑蒙晕倒。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