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急性肺部化脓性炎症,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发病率较高,儿童、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为易感人群,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其起病急骤,有高热、咳嗽、胸痛等症状,诊断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对症及并发症治疗,特殊人群治疗需注意药物选择和病情观察。预防措施有增强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一、定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肺部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其致病力强,能产生多种毒素与酶,如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血浆凝固酶等,这些物质会导致肺部组织出现化脓性炎症,破坏肺组织,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流行病学
1.发病率: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但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在重症监护室等科室更为常见。
2.易感人群: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以下人群更容易感染。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等,他们的身体抵抗力较差;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人群,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还有进行过外科手术、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例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飞沫会在空气中传播,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如果接触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物品,再触摸口鼻等部位,也可能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急骤,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多为弛张热型,即体温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内体温差可达2℃以上。咳嗽较为剧烈,初期为干咳,随后可出现大量黄色黏稠痰,有时痰中带血。胸痛明显,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胸膜所致,患者在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会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即口唇、指甲等部位呈现青紫色。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精神萎靡等。
2.体征:早期肺部体征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减弱、湿性啰音等。如果形成肺脓肿或脓胸,还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如局部叩诊呈浊音,语颤减弱等。
四、诊断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发病时间、既往病史、近期是否有感染接触史等,以初步判断病情。
2.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肺部体征,如呼吸音、啰音等,同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痰涂片和痰培养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血培养在部分患者中也可呈阳性,有助于明确病原菌。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有片状阴影、肺脓肿、肺气囊肿等表现。早期可表现为片状模糊阴影,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多个脓肿,脓肿内可见液平面。肺气囊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大小不一。
五、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补充身体消耗。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万古霉素等。对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万古霉素等是常用的治疗药物。治疗疗程一般较长,通常需要23周,甚至更长时间,具体疗程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等因素来确定。
3.对症治疗:对于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也可使用退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给予吸氧治疗,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4.并发症治疗:如果出现肺脓肿、脓胸等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肺脓肿可进行体位引流,促进脓液排出;脓胸则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以排出脓液,控制感染。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应优先选择对儿童安全性高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由于儿童咳痰能力较弱,家长要帮助儿童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在用药时要注意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提高治疗效果。
3.孕妇:孕妇在孕期用药需要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必要时需要妇产科医生和呼吸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关注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定期进行产检。
4.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糖,以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本身较差,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后,病情可能会更加严重,要加强呼吸支持治疗,改善呼吸功能。
七、预防
1.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部位;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对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提高身体抵抗力。
5.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细菌耐药。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