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是怎样形成的
肝腹水形成的原因包括门静脉高压致血管内液体漏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循环障碍、肾脏因素参与,不同人群肝腹水成因有别,有肝腹水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并注意限制钠水摄入。
一、门静脉高压导致血管内液体漏出
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系统的血管内压力维持在一定范围,当发生肝硬化等疾病时,肝脏结构破坏,导致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会使门静脉系统的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血管内的液体就会从血管壁漏出到腹腔,这是肝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在肝硬化患者中,约75%的腹水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血管内液体漏出所致。
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如肝硬化,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重要物质,白蛋白水平降低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的水分就容易渗透到腹腔中,从而形成腹水。一般来说,当血浆白蛋白浓度低于30g/L时,就比较容易出现腹水相关表现。
三、淋巴循环障碍
肝窦内压升高会导致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正常情况下,淋巴液可以通过淋巴循环回流至血液循环,但当肝脏病变时,淋巴循环出现障碍,过多的淋巴液就会从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进而形成腹水。研究发现,在一些晚期肝硬化患者中,淋巴循环障碍在腹水形成中起到一定作用,约有20%-30%的腹水与淋巴循环障碍有关。
四、肾脏因素参与
肝腹水形成过程中,肾脏也会参与其中。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等因素会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使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水钠潴留;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从而促进腹水的形成。例如,肝硬化患者中约有80%存在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这与肾脏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出现肝腹水可能多与先天性肝脏疾病等有关,需要特别注意排查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老年人出现肝腹水则多与长期的慢性肝病,如慢性乙肝、丙肝进展为肝硬化等有关。女性在妊娠相关肝病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肝腹水。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酒精性肝病是导致肝腹水的常见原因之一;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人群,病毒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是肝腹水的重要诱因。对于有肝腹水的患者,无论何种人群,都需要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限制钠和水的摄入等一般治疗措施,以改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