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肠梗阻症状有哪些.
直肠癌导致肠梗阻时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及腹部体征改变等表现,不同人群在这些表现上有各自特点,如老年患者对疼痛感知表述不清晰、儿童表现非典型等,需综合多方面判断。
一、腹痛
机制:直肠癌导致肠梗阻时,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梗阻部位以上的肠道强烈蠕动以试图推动内容物通过梗阻部位,从而引起腹痛。一般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与梗阻部位相关,若为低位肠梗阻,疼痛可能在下腹部。
不同人群特点: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不如年轻人清晰准确,需仔细观察其腹部体征等综合判断;儿童由于无法准确表达疼痛位置等,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非典型表现,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
二、呕吐
机制:肠梗阻发生后,肠道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压力升高,胃内容物及肠道内容物会向上反流引起呕吐。早期呕吐多为胃内容物,后期由于肠内容物经过细菌发酵等,呕吐物可呈粪样。
不同人群特点:儿童呕吐时需注意有无误吸等风险,因其吞咽反射等发育不完善,要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患者呕吐后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密切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
三、腹胀
机制:肠道梗阻后,梗阻近端肠管内积聚大量气体和液体,导致腹部膨隆,出现腹胀症状。低位肠梗阻时腹胀更为明显,可遍及全腹。
不同人群特点:肥胖人群可能本身腹部脂肪厚,腹胀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辅助诊断;消瘦人群腹胀相对更易察觉,但也要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
四、停止排气排便
机制:直肠癌引起肠梗阻后,肠道完全或部分堵塞,气体和粪便无法通过梗阻部位,从而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的现象。但在梗阻早期,可能仍有少量气体或粪便排出,不要误以为是完全通畅,需动态观察。
不同人群特点:新生儿出现停止排气排便需高度警惕先天性肠道畸形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老年患者可能本身胃肠蠕动功能减退,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排便排气异常后再考虑肠梗阻因素。
五、腹部体征
视诊: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尤其是低位肠梗阻时,肠型更明显,表现为腹部可见隆起的肠袢形状。
触诊:单纯性肠梗阻早期,腹部柔软,可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绞窄性肠梗阻时,可有固定压痛、腹膜刺激征(肌紧张、反跳痛),有时可触及有压痛的肠袢包块。
叩诊:绞窄性肠梗阻时,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
听诊:机械性肠梗阻时,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呈气过水声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不同人群特点:儿童腹部触诊时需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导致检查不配合;老年患者腹部体征可能因机体反应迟钝等不如年轻人典型,要综合多方面表现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