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辨头癣与脂溢性皮炎
头癣与脂溢性皮炎在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及病程方面存在不同。头癣儿童易患,有脱发斑、鳞屑、断发等表现,与接触患病动物等有关,真菌镜检可见发内或发外菌丝孢子,培养可分离致病真菌,不及时治病程长、具传染性;脂溢性皮炎任何年龄可发,男性稍多,好发皮脂腺丰富部位,头皮多油脱屑等,与皮脂腺分泌等有关,真菌镜检无皮肤癣菌,马拉色菌少,病程慢性、易复发。
一、临床表现方面
头癣:
年龄与性别:儿童相对更易患病,性别无明显差异。典型表现为头皮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斑,边界清楚,上面覆盖有灰白色鳞屑,患处头发易折断,距头皮24mm处头发易折断,断发处有菌鞘。严重时可累及整个头皮,甚至伴有头皮红肿、糜烂、渗液等炎症表现,还可能伴有颈部、耳后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例如一些研究显示,头癣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儿童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等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与病史:若有与头癣患者或患病动物密切接触史,如接触患癣的猫、狗等,增加患病风险。
脂溢性皮炎:
年龄与性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成年人和新生儿。男性稍多于女性。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眉弓、鼻唇沟等)、胸部、背部等。头皮部位的脂溢性皮炎表现为头皮多油、脱屑,可伴有轻度瘙痒,头发通常无明显折断,头发一般不会完全脱落,鳞屑呈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严重时可出现黄色油腻性结痂。面部脂溢性皮炎表现为面部红斑、油腻性鳞屑,鼻唇沟等部位可有皲裂、结痂等。新生儿脂溢性皮炎多在出生后210周出现,头皮有厚积的油腻性黄色结痂,类似“乳痂”。
生活方式与病史: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精神因素、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饮食)等有关,若有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喜食辛辣油腻食物等,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真菌学检查方面
头癣:
可通过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来明确诊断。真菌镜检可见发内或发外的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可分离出致病真菌,如犬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等。这是因为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真菌会在头皮及头发部位生长繁殖,通过真菌学检查能直接发现病原菌。
脂溢性皮炎:
真菌镜检一般无皮肤癣菌,马拉色菌检查可能发现马拉色菌,但数量通常较少。脂溢性皮炎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分泌异常、马拉色菌等定植引起的炎症反应,并非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所以真菌学检查结果与头癣有明显区别。
三、病程方面
头癣:
若不及时治疗,病程相对较长,具有传染性,可逐渐扩散。如果能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病程会缩短。例如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头癣,若延误治疗,可导致头皮永久性损害,影响头发生长。
脂溢性皮炎:
病程呈慢性经过,容易反复发作。在经过适当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在一些诱发因素作用下又可能复发。比如在患者精神压力大、饮食不注意等情况下,脂溢性皮炎容易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