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阻滞麻醉进针点图
下颌阻滞麻醉需准确确定进针点以保障麻醉成功,常见进针点有翼下颌注射法(以翼下颌皱襞和颊脂垫尖为标志,遇特殊情况有替代标志,进针时注射器位置、角度及针与下颌牙面关系有要求)和口外注射法(适用于张口受限或不合作患者,在下颌支后缘与下颌角中点进针);不同人群需注意,儿童要调整进针点位置和深度,进针前可给表面麻醉,老年人进针避免损伤骨质,力度适中,男性下颌骨宽大粗壮,进针参数应根据性别调整,长期吸烟酗酒者需评估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有下颌骨骨折等病史者定位进针点要谨慎,必要时做影像学检查,有药物过敏史者选合适替代药物。
一、下颌阻滞麻醉进针点概述
下颌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下颌神经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麻醉效果。进针点的准确确定对于麻醉的成功至关重要。
二、常见进针点及图示说明
1.翼下颌注射法进针点:患者大张口时,可见磨牙后方、腭咽弓之前有纵行的黏膜皱襞,为翼下颌皱襞,其外后方为颊脂垫尖。此二者即为注射的重要标志。若遇颊脂垫尖不明显或磨牙缺失的患者,可在大张口时,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与翼下颌皱襞外侧3~4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进针时,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角。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面1cm并与之平行。从上述进针点刺入,推进2.5cm左右,可达下颌支内侧的下颌神经沟,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2.口外注射法进针点:在下颌支后缘与下颌角之间的中点,用手指摸到乙状切迹。从该点进针,沿下颌支内侧骨面,与皮肤呈45°角,向前、上、内方向推进约2.5cm,达下颌神经沟,回抽无血后注射麻药。对于张口受限或不合作的患者,可采用口外注射法。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儿童的下颌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进针点的位置和深度需要适当调整。在进行麻醉前,应准确测量儿童的下颌骨尺寸,以确定合适的进针点。同时,由于儿童对疼痛的耐受性较低,可在进针前给予适当的表面麻醉,以减轻疼痛。老年人的下颌骨可能存在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情况,进针时应避免损伤骨质,进针力度要适中。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的下颌骨比女性更为宽大、粗壮,进针点的定位和进针深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进行麻醉时,应根据患者的性别特点,准确调整进针参数。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酗酒的患者,其口腔黏膜和下颌骨的生理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影响麻醉效果。在进行麻醉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适当增加麻药剂量等。
4.病史因素:有下颌骨骨折病史、颞下颌关节疾病病史的患者,其下颌骨的解剖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进针点的定位需要更加谨慎。在进行麻醉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准确的进针点。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麻药,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