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腹水、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脾大及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表现。腹水形成与门静脉高压致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液生成增多有关,表现为腹部膨隆等;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高压致侧支循环形成相关,重者有呕血黑便等表现)和腹壁静脉曲张(以脐为中心放射状分布形似“海蛇头”);脾大因门静脉高压致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窦淤血等,脾功能亢进因脾大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活跃破坏血细胞增多,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及相应临床症状。
一、腹水
1.形成机制: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同时肝硬化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液生成增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腹水形成。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中,腹水的发生可能受到基础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比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其腹水形成可能与酒精对肝脏的持续损伤有关。
2.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腹部膨隆,状如蛙腹,行走困难,严重时可伴有呼吸困难等表现。
二、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形成原因: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系统的血液通过侧支循环回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其中重要的侧支循环,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和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奇静脉等沟通,形成曲张静脉。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患者可能因血管弹性等因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风险相对更高;有长期乙肝病史的患者,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与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慢性损伤导致肝硬化进而引发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出血量大时可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
2.腹壁静脉曲张:表现为腹部浅表静脉显露、迂曲,以脐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分布,形似“海蛇头”,这是由于门静脉高压时,脐周静脉网开放,与腹壁上、下静脉沟通,使腹壁静脉血流增多而曲张。
三、脾大及脾功能亢进
1.脾大
形成机制:门静脉高压时,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窦淤血,导致脾脏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脾大。不同性别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脾大的发生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年龄因素有影响,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多,脾大进展可能相对缓慢或快速取决于肝脏病变进展速度;有血吸虫病史的患者,血吸虫感染可导致肝脏病变进而引发门静脉高压,其脾大往往较为明显。
临床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触及肿大的脾脏,严重脾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症状。
2.脾功能亢进
形成机制:脾大时,脾脏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活跃,破坏血细胞增多,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减少。在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酗酒者因酒精对脾脏功能也有一定影响,可能加重脾功能亢进程度;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病史的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脾功能亢进的发生发展。
临床表现: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易导致感染,红细胞减少可引起贫血、面色苍白等,血小板减少则易出现皮肤紫癜、鼻出血等出血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