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多在分娩期,由脐带异常等引起,表现为胎心率异常等;慢性多在妊娠晚期,由孕妇全身性疾病等引起,表现为胎动减少等,诊断方法有胎心监测等,对孕妇、胎儿等不同人群有影响,孕妇要控制基础病等,胎儿严重可致不良预后,不同年龄及有特殊生活方式、病史孕妇需分别应对。
一、病因及分类
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主要原因有脐带异常,如脐带脱垂、脐带绕颈、脐带打结等;胎盘早剥;宫缩过强且持续时间过长及产程延长等引起母体血氧含量不足等。
慢性胎儿宫内窘迫: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多因孕妇全身性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等使胎盘血流减少,胎儿供氧不足;胎儿因素,如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胎儿畸形等;孕妇子宫胎盘血管硬化、狭窄、梗死,使绒毛间隙血液灌注不足等所致。
二、临床表现
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胎心率异常,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若胎心率低于11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继而出现胎心率不规则;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缺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胎粪排入羊水中,羊水可呈浅绿色、深绿色甚至棕黄色;胎动异常,初期胎动频繁,继而减弱及次数减少,最终胎动消失;酸中毒,通过胎儿头皮血血气分析可发现pH值下降等。
慢性胎儿宫内窘迫:胎动减少,胎动计数小于10次/12小时为胎动减少;胎儿生长受限,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低于同孕周正常范围;胎心监护异常,表现为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等。
三、诊断方法
胎心监测:是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方法,通过持续监测胎心率及其与胎动、宫缩的关系来判断胎儿宫内情况。
超声检查:可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盘位置及功能、羊水情况等,如发现羊水过少、胎盘老化等异常情况有助于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
胎儿头皮血血气分析:当胎心监测异常时,可通过胎儿头皮血血气分析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酸中毒,从而明确是否有宫内窘迫。
四、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
孕妇方面:孕妇如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控制病情,按时产检,密切关注胎儿情况。在孕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风险。
胎儿方面:胎儿若发生宫内窘迫,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等不良预后。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高危因素的胎儿,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胎儿等,需加强产前监测,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健康。
不同年龄孕妇:年轻孕妇相对身体状况较好,但也需重视孕期保健;高龄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风险相对较高,更应加强产检频率和监测力度。
有特殊生活方式孕妇:如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应劝导其改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几率,要让孕妇明白为了胎儿健康需摒弃不良生活习惯。
有病史孕妇: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孕妇,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等情况易导致胎盘血管病变,增加胎儿宫内窘迫风险,要遵循医生制定的血糖控制方案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