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手术,适用于特定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手术大致包括切口、切除病变组织、安装假体,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因患者个体差异而异,需关注特殊人群相关情况并定期复查
一、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定义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一种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方法。它是通过切除膝关节已遭破坏的软骨、骨质等病变组织,用人工制造的假体来替代损坏的膝关节表面,从而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手术。
二、手术的适应证
1.年龄因素:一般适用于60-80岁左右的患者,但对于身体状况良好、关节退变严重的年轻患者,在严格评估后也可考虑。例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对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经多学科评估认为可以耐受手术且有较好预后时,可进行该手术。
2.性别因素:男女均可适用,无绝对的性别差异,但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等因素在术后康复等方面需注意特殊护理。比如女性术后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影响,在心理调适和康复锻炼的坚持度上可能有个体差异,需家人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关注和引导。
3.生活方式因素:对于因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损伤等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等)的患者,若经保守治疗无效,适合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例如长期从事建筑工作的人群,膝关节磨损严重,保守治疗无法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时,手术是较好的选择。
4.病史因素:有长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史,经规范的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效果不佳,关节疼痛明显、畸形明显、活动受限严重的患者。如患者有多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史,曾反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保守治疗,但疼痛仍持续加重,关节出现明显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此时应考虑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三、手术的大致过程
1.切口:一般采用膝关节前外侧或正中切口,暴露膝关节。
2.切除病变组织:切除受损的软骨、部分骨质等病变结构,使膝关节表面形成适合假体放置的界面。
3.安装假体:将预先准备好的金属股骨假体和聚乙烯衬垫、金属胫骨假体等安装到相应的骨面上,通过骨水泥或生物固定的方式固定假体,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力学关系。
四、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
1.康复方面:术后早期需要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肌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康复进度可能不同。例如年轻患者可能康复进展相对较快,但也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老年患者可能康复速度较慢,需更耐心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注意事项: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要注意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老年患者血液循环相对较慢,术后应鼓励早期活动、进行腿部肌肉泵练习等;女性患者要注意术后心理状态的调整,部分女性可能因手术对身体外观等的担忧影响康复;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要密切控制基础疾病,以利于手术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后要定期复查,观察假体情况和关节恢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