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脾大、脾功能亢进致血细胞减少)、腹水(形成机制及腹胀等表现),还有肝功能减退相关表现(全身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出血倾向)和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性激素代谢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
一、症状表现
(一)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时,食管胃底的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静脉丛扩张、迂曲。这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曲张的静脉管壁薄,易受损伤破裂出血,从而引起呕血、黑便等症状。在有长期饮酒史、既往有乙肝或丙肝感染病史的人群中,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2.腹壁静脉曲张:脐周及腹壁可见静脉显露、迂曲,呈海蛇头样改变。一般是由于门静脉高压时,脐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形成侧支循环,使腹壁静脉血流方向改变所致。
3.痔静脉曲张:直肠上静脉丛与直肠下静脉丛之间形成侧支循环,导致痔静脉曲张,可引起便血等症状。对于有长期便秘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会加重痔静脉曲张的程度。
(二)脾大及脾功能亢进
1.脾大:门静脉压力升高,脾脏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脾脏淤血、肿大。通过腹部触诊可发现脾脏增大。在有慢性肝病病史,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病史的患者中,脾大较为常见。
2.脾功能亢进:脾脏肿大后,脾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功能增强,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减少。患者可出现感染、贫血、出血倾向等表现。例如,白细胞减少会使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血小板减少则会导致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三)腹水
1.形成机制: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淋巴液生成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和排钠激素减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腹水形成。
2.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腹部膨隆、腹胀等症状。大量腹水时,可导致膈肌抬高,引起呼吸困难。在营养状况较差、长期酗酒或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中,腹水更容易出现且可能较难控制。
二、其他相关表现
(一)肝功能减退相关表现
1.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乏力、消瘦、精神不振等表现。这与肝脏合成功能减退、营养物质代谢障碍等有关。长期患病的患者,由于食欲减退等原因,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全身状况的恶化。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肝脏是消化和代谢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减退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有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高脂饮食等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3.出血倾向:患者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等。这是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以及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等原因引起。
(二)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
1.性激素代谢紊乱:男性患者可出现性功能减退、乳房发育等;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等。这是因为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所致。在有慢性肝病病史且长期饮酒的男性患者中,性激素代谢紊乱可能更为突出。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面色黝黑等表现。这是由于肝脏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