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与多种因素相关,表现为胎盘娩出后子宫轮廓不清等;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植入、部分残留等,可通过相关检查诊断;软产道裂伤由胎儿过大等原因引起,胎儿娩出后立即阴道流血;凝血功能障碍较少见但后果严重,由多种疾病导致,需通过相关检查诊断,治疗复杂。
一、子宫收缩乏力
1.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从年龄角度来看,高龄产妇相对更易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可能与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细胞功能异常等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产程过长、产妇过度疲劳、精神过度紧张等都可影响子宫收缩,比如产程中产妇未能有效休息,身体处于疲惫状态,会削弱子宫正常收缩的能力;从病史因素讲,有多次妊娠分娩史、子宫肌瘤剔除史等的产妇,子宫肌纤维受损,子宫收缩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使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的风险增加。子宫收缩乏力时,子宫肌层不能有效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的血管,导致血窦不能及时关闭,从而引起出血。
2.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后,子宫轮廓不清,触不到宫底,按摩子宫后子宫收缩变硬,停止按摩又变软,阴道流血量多。通过产后对子宫收缩情况的密切观察以及对阴道出血量的监测等可诊断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
二、胎盘因素
1.类型及相关情况
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胎盘滞留是指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仍未娩出,可能与子宫收缩乏力、膀胱充盈等有关,高龄产妇由于子宫收缩协调性可能较差,更容易出现胎盘滞留情况;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不同程度地侵入子宫肌层,多发生于有多次刮宫史、剖宫产史等病史的产妇,如既往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子宫肌层受损,再次妊娠时胎盘可能植入子宫肌层,导致胎盘剥离不全而引起产后出血;胎盘部分残留是指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
2.诊断与影响
通过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超声检查等可诊断胎盘因素相关的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由于胎盘不能正常剥离或残留,会持续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大量出血,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生命。
三、软产道裂伤
1.发生原因及相关人群
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发生原因有胎儿过大、产程过快、助产手术操作不当等。对于高龄产妇,可能由于骨盆弹性相对较差等因素,胎儿通过产道时更易导致软产道裂伤;经产妇如果产程进展过快,也容易出现软产道来不及充分扩张而发生裂伤。比如急产(总产程小于3小时)的产妇,胎儿过快娩出,软产道未能得到良好的扩张和适应,很容易发生会阴、阴道等部位的裂伤。
2.表现与诊断
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血色鲜红。通过仔细检查软产道可明确裂伤的部位和程度,从而诊断软产道裂伤导致的产后出血。
四、凝血功能障碍
1.相关疾病及影响
凝血功能障碍较少见,但后果严重。常见于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肝炎、产科DIC等情况。患有这些疾病的产妇,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产后子宫创面及胎盘剥离面难以正常凝血,导致出血不止。例如患有重型肝炎的产妇,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减少,产后容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
2.诊断与应对
需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一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治疗较为复杂,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同时补充凝血因子等纠正凝血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