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炎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需保证营养均衡,包括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选择合适碳水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并控制其供能占比;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超重或肥胖;避免食用损害肝脏的食物,如戒酒、避免霉变食物、限制高盐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g,水果按需选择;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儿童患者需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并依生长阶段调整饮食。
一、保证营养均衡
1.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研究表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维持良好的蛋白质营养状态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按1.0-1.5g/kg体重为宜。对于合并肝硬化有肝性脑病倾向的患者,需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肝性脑病风险。
2.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糙米、全麦面包等)、燕麦等,其富含膳食纤维,升糖指数相对较低,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同时为身体提供持久能量,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的50%-60%较为合适。
3.脂肪摄入: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如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肥肉等中,反式脂肪常见于油炸食品、部分烘焙食品等。每日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20%-30%,需注意避免过量脂肪摄入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二、控制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调整热量摄入,避免超重或肥胖。对于成年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若体重超重,应逐渐减轻体重,每周减重0.5-1kg为宜,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实现,防止肥胖加重肝脏脂肪变性等情况。例如,年轻男性活动量较大者,每日热量摄入可根据基础代谢率和活动量计算,保证热量摄入与消耗平衡;而老年女性活动量较小者,则相应减少热量摄入。
三、避免食用损害肝脏的食物
1.戒酒: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饮酒会加重肝脏损伤,导致病情恶化,无论是白酒、啤酒还是红酒等都应严格禁止饮用,因为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2.避免霉变食物: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肝脏有严重的毒害作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花生、玉米等霉变后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食物。
3.限制高盐食物:过多摄入高盐食物易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肝脏负担,尤其是合并肝硬化出现腹水的患者更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严重腹水时可控制在1-2g以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品。
四、多吃蔬菜水果
1.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西兰花、菠菜、胡萝卜等。西兰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K和膳食纤维等,有助于抗氧化和促进肠道蠕动;菠菜富含铁、维生素A等,对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有益。每日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500g,可选择多种颜色的蔬菜搭配,以保证摄入更全面的营养素。
2.水果:选择低糖、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苹果、蓝莓、橙子等。苹果富含果胶等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蓝莓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水果,并在血糖控制平稳时适量食用,一般每天可食用200-300g左右。
五、注意饮食规律
保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规律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肝脏正常的代谢节律,避免一餐过饱加重肝脏消化负担。例如,可分为三餐主食,两餐之间可适当加餐,但加餐食物应选择健康的,如一小把坚果、一杯低脂牛奶等,避免选择高糖、高脂肪的零食。对于儿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同时根据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调整饮食量和营养构成,满足其生长需求的同时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