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如何检查
筋膜炎的诊断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方面。体格检查有视诊、触诊、活动度检查,需考虑患者年龄、运动习惯、性别、病史等差异;实验室检查包含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血沉、自身抗体检查,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有血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者的指标及判断有特点;影像学检查有X线、CT、MRI检查,不同年龄、体型、病史患者检查表现及注意事项不同。此外,还针对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有特殊病史患者给出检查时的温馨提示。
一、体格检查
1.视诊: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患病部位,查看是否有肿胀、皮肤发红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皮肤可能更松弛,肿胀等表现可能相对不那么明显。有长期运动习惯的患者可能因为肌肉较为发达,局部肿胀的判断需要更加细致。女性患者可能因为皮肤较薄,发红等表现可能更易观察到。
2.触诊:通过触摸患病部位,感受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否有压痛以及有无硬结等。不同年龄段患者肌肉的弹性不同,儿童的肌肉较为柔软,而老年人的肌肉可能相对僵硬,在触诊时需要调整力度。有特殊病史如肌肉损伤史的患者,触诊时可能在损伤部位有更明显的压痛。
3.活动度检查:让患者进行相关关节或肌肉的活动,评估活动范围以及活动时是否有疼痛加剧等情况。年轻患者的关节活动度通常较好,而老年人可能存在关节退变,本身活动度就受限,需要区分是筋膜炎导致的活动受限还是关节退变所致。运动员等生活方式以高强度运动为主的人群,活动度检查时要关注运动动作对患病部位的影响。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主要查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升高,可能提示存在炎症。儿童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正常范围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参考儿童的标准。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血常规结果可能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需要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和血沉:这两项指标可以反映体内炎症的活跃程度。在炎症急性期,C反应蛋白和血沉通常会升高。孕妇等特殊人群在孕期这两项指标可能会有生理性的轻度升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判断是否为筋膜炎导致的异常升高。
3.自身抗体检查:如果怀疑筋膜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会进行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如抗核抗体等。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进行该项检查尤为重要。不同年龄段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不同,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可能有所衰退,自身抗体的产生情况可能不同。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骨骼方面的问题,如骨折、骨肿瘤等。对于老年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X线表现可能与年轻人不同。有骨骼外伤史的患者,X线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旧伤复发影响到筋膜炎的诊断。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的情况,对于判断筋膜炎的范围、程度等有一定帮助。肥胖患者的软组织层次在CT图像上可能更复杂,需要更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解读。有肾脏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需要谨慎评估造影剂的使用风险。
3.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更强,可以更准确地显示筋膜的病变情况,如筋膜增厚、水肿等。儿童进行MRI检查可能需要在镇静下进行,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可能会有心理上的不适,需要提前做好心理疏导。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儿童患者在进行各项检查时可能会因为害怕而不配合,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安抚工作。检查过程中尽量选择对儿童创伤小的检查方法。孕妇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谨慎选择,尽量避免进行有辐射的检查,如X线、CT等,MRI检查在医生评估后相对较为安全。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休息和帮助,检查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有特殊病史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患者,在检查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以便医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