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羊水穿刺前需要做什么检查
羊水穿刺前需进行多项检查及对特殊人群有相关注意事项。检查包括常规血液检查,如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感染等,血型确定避免血型不合致胎儿溶血,凝血功能评估防止穿刺后出血;传染病相关检查,预防母婴传播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超声检查,确定胎儿位置、测量羊水量以保障穿刺安全;还有肝肾功能检查评估孕妇耐受性及恢复情况。特殊人群方面,高龄孕妇要控制基础疾病、缓解心理负担,有多次流产史孕妇需注意休息、配合检查,肥胖孕妇要借助先进设备辅助穿刺并做好防感染措施。
一、常规血液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指标,了解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例如,孕妇贫血可能影响胎儿的氧供,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白细胞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此时进行羊水穿刺,易引发羊膜腔感染,危及母儿健康。
2.血型:确定孕妇的ABO血型及Rh血型,若孕妇为Rh阴性血型,而胎儿为Rh阳性,可能发生Rh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溶血。提前知晓血型,以便在穿刺过程中出现意外出血等情况时,能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3.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评估孕妇的凝血状态。羊水穿刺属于有创操作,若孕妇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后可能出现局部出血不止,形成血肿,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威胁孕妇生命安全。
二、传染病相关检查
1.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测:了解孕妇是否患有这些传染病,因为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母婴传播,同时羊水穿刺为有创操作,若孕妇患有此类传染病,可能会污染手术器械,增加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此外,若检测出孕妇患有传染病,可在产后及时对新生儿采取相应的阻断措施,降低感染几率。
三、超声检查
1.确定胎儿位置:准确判断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穿刺针误伤胎儿。例如,若胎儿肢体遮挡穿刺路径,可调整穿刺角度或等待胎儿活动后再进行穿刺。
2.测量羊水量:适量的羊水是羊水穿刺成功的重要保障。羊水过少时,穿刺难度增加,且可能损伤胎儿;羊水过多则可能增加穿刺后羊水渗漏的风险。通过超声测量羊水指数或最大羊水深度,以评估羊水量是否正常,为穿刺提供安全条件。
四、其他检查
1.肝肾功能检查:评估孕妇的肝肾功能状况,因为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孕妇对穿刺操作的耐受性,以及术后身体的恢复。例如,肝功能不良可能影响药物代谢,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体内代谢废物排出,这些都可能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羊水穿刺是诊断胎儿染色体疾病的重要方法。但由于高龄孕妇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可能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进行羊水穿刺前,需更加严格地控制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以降低穿刺风险。同时,高龄孕妇心理负担可能较重,应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告知羊水穿刺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缓解其紧张情绪。
2.有多次流产史孕妇:此类孕妇子宫内膜可能较薄,子宫的稳定性相对较差,羊水穿刺后发生流产的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在穿刺前,医生需充分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详细告知其风险。孕妇自身要更加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若穿刺前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肥胖孕妇:肥胖孕妇腹部脂肪较厚,增加了超声定位和穿刺操作的难度。在穿刺前,可能需要更先进的超声设备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选择穿刺点。同时,肥胖孕妇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穿刺前后需严格做好消毒等预防感染措施。孕妇自身应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穿刺部位受压,降低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