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胎儿是怎么回事
巨大胎儿指出生体重达或超4000克的胎儿,相关因素有孕妇糖尿病、营养过剩、身材及胎儿遗传、种族等,对母婴有难产、产褥期感染、产伤、窒息等影响,产前可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孕期要合理控重、监测,分娩期需密切观察、备剖宫产,高龄孕妇和有妊娠糖尿病病史孕妇需更严格管控。
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
孕妇因素:
糖尿病: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时,过多的葡萄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产生大量胰岛素,促进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增加巨大胎儿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显示,妊娠糖尿病孕妇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孕妇。
营养过剩:孕妇在孕期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且活动量过少,导致营养过剩,胎儿生长过快,易成为巨大胎儿。不同饮食习惯的孕妇,巨大胎儿发生率存在差异,高能量饮食结构的孕妇相对更易出现巨大胎儿情况。
孕妇身材:身材高大的孕妇,骨盆相对较宽,胎儿有更大的空间生长,增加了巨大胎儿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身高较高的孕妇,其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的概率相对高于身材较矮小的孕妇。
胎儿因素:
遗传因素:父母身材高大,胎儿有较大的遗传倾向成为巨大胎儿。家族中有巨大胎儿生育史的夫妇,其后代出现巨大胎儿的风险相对较高。
种族和民族:不同种族和民族的胎儿体重存在一定差异,某些种族或民族的胎儿更容易发育为巨大胎儿。比如,部分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种族群体中巨大胎儿的发生率相对偏高。
巨大胎儿对母婴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
难产:巨大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导致产程延长、难产,增加剖宫产的几率。由于胎儿过大,胎头径线增大,可能出现胎头下降受阻、肩难产等情况,从而引发母体软产道损伤,如会阴、阴道、宫颈撕裂等,还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因为巨大胎儿分娩后子宫肌纤维收缩乏力,易引起产后出血。
产褥期感染:难产及软产道损伤等情况增加了产褥期感染的风险,产妇产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若发生软产道损伤等,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
对胎儿的影响:
产伤:巨大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易发生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产伤。例如,肩难产时胎儿肩部受到过度牵拉,容易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新生儿窒息:胎儿过大可能导致分娩时间延长,胎儿在宫内缺氧时间增加,出生后容易出现新生儿窒息,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循环等系统功能。
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超声可以通过测量胎儿的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指标来估计胎儿体重。一般来说,当胎儿双顶径大于10厘米、腹围大于35厘米时,巨大胎儿的可能性较大。超声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重要手段之一。
巨大胎儿的处理
孕期处理:对于有巨大胎儿高危因素的孕妇,孕期应合理控制体重增长,均衡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等。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评估胎儿体重。
分娩期处理:在分娩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对于估计胎儿体重较大的孕妇,应做好剖宫产的准备。如果尝试阴道分娩,要警惕肩难产等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生肩难产,需要采取正确的助产措施,如McRoberts法等,以减少对胎儿的损伤。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巨大胎儿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高龄孕妇身体各项机能有所下降,尤其是血糖调节等功能,更易出现妊娠糖尿病等情况,从而增加巨大胎儿的发生可能。高龄孕妇在孕期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合理饮食、定期进行产检,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这类孕妇在孕期必须严格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适当运动,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检,通过超声等检查密切关注胎儿体重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分娩方式等处理方案,降低巨大胎儿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