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和牙龈出血是怎么回事
牙龈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少年及不注意口腔清洁、吸烟人群易患;牙龈出血是牙龈炎常见症状,牙菌斑产生有害物质刺激牙龈致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引发出血;通过临床检查和口腔卫生评估诊断;可通过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与控制,如正确刷牙、用牙线、定期检查、戒烟限酒及控制全身性疾病等。
一、牙龈炎是什么
牙龈炎是一种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炎症,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表面的柔软、无色的细菌膜,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从年龄方面来看,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牙龈炎,但青少年由于口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患病率可能相对较高;在生活方式上,长期不注意口腔清洁、吸烟等人群更容易患上牙龈炎。例如,有研究表明,吸烟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牙龈炎的发病风险。
二、牙龈出血与牙龈炎的关系
牙龈出血是牙龈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当牙龈发生炎症时,牙龈组织会变得红肿、脆弱,此时牙龈受到刺激就容易出血。比如刷牙、咬硬物或者吸吮时,都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在性别方面,目前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牙龈出血与牙龈炎有不同的关联,但不同性别的人群可能因为生活习惯等因素在牙龈炎的发生和牙龈出血的表现上有一定差异。从病史角度,如果本身有口腔卫生不良的病史,那么发生牙龈炎并出现牙龈出血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三、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的发生机制
1.牙菌斑的作用:牙菌斑中的细菌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使得牙龈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牙龈组织变得容易受损,当受到机械刺激(如刷牙等)时,就容易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而炎症本身就是牙龈炎的表现。
2.免疫反应参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应对牙菌斑刺激时会被激活,免疫系统的细胞和介质参与到炎症过程中,进一步加重牙龈的炎症状态,使得牙龈出血等症状更为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口腔清洁能力较弱,牙菌斑更容易堆积,免疫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所以在面对牙菌斑刺激时,更容易发生牙龈炎和牙龈出血;而老年人可能因为口腔组织的退行性变等因素,使得牙龈对刺激的反应性改变,也可能出现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的情况,但机制可能更为复杂。
四、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的诊断
1.临床检查:医生会通过视诊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等,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坚韧,而牙龈炎时牙龈会红肿、质地变脆。还会进行探诊,探诊时如果牙龈容易出血,且探诊深度增加等,有助于诊断牙龈炎和牙龈出血。在不同年龄人群中,临床检查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的牙龈相对较为娇嫩,在检查时需要更加轻柔。
2.口腔卫生评估:了解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的频率、方法等,这对于判断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的原因很重要。比如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评估其口腔卫生情况,因为儿童自身的口腔清洁能力有限。
五、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的预防与控制
1.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正确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不同年龄的人群刷牙方法需要正确引导,儿童刷牙需要家长监督和指导,确保刷牙效果。
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牙菌斑,这对于预防牙龈炎和牙龈出血很重要。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需要辅助工具来帮助使用牙线。
2.定期口腔检查:建议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清洁。不同年龄的人群检查频率可以根据口腔健康状况适当调整,儿童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3.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口腔健康,增加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糖尿病会影响口腔组织的愈合和对感染的抵抗力,容易加重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