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小头骨折是怎么回事
桡骨小头骨折是常见肘部损伤,多发生于成年人群,病因有直接和间接暴力,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康复预后需重视康复训练,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较好,否则可能有并发症,老年患者预后稍差。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桡骨小头骨折是常见的肘部损伤,桡骨小头是桡骨近端的重要结构,参与构成肱桡关节和上尺桡关节,在肘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该骨折多发生于成年人群,尤其是30-50岁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活动量较大、肘部受伤风险相对较高有关,女性和男性在发病率上无显著的性别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从事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较多者发生桡骨小头骨折的风险相对更高。
二、病因
1.直接暴力:如肘部受到直接的撞击、砸压等外力作用,可直接导致桡骨小头骨折,例如车祸中肘部撞击到车内硬物等情况。
2.间接暴力:常见于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向上传导,导致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撞击而发生骨折,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多见,比如老年人不慎滑倒时手掌撑地就容易引发此类骨折。
三、临床表现
1.疼痛:肘部外侧会出现明显疼痛,在肘关节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剧,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活动肘部。
2.肿胀:受伤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这是由于局部组织受损后出现炎性反应和出血等情况导致的。
3.活动受限:肘关节的屈伸、旋转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患者难以正常完成前臂的旋前、旋后动作以及肘关节的弯曲和伸直动作。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肘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压痛部位的检查,通常桡骨小头处有明显压痛,还会检查肘关节的活动范围等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桡骨小头骨折的常用方法,可以初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等情况,能看到桡骨小头是否有骨质的连续性中断等表现。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桡骨小头骨折,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比如骨折块的移位情况、关节面是否平整等,有助于更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
MRI检查:一般在怀疑有合并韧带损伤等情况时会进行MRI检查,它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软组织损伤情况。
五、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适用于一些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桡骨小头骨折。主要是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肘关节,使骨折部位保持相对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期间需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保守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固定,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但对于一些轻度骨折的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2.手术治疗:对于骨折移位明显、关节面不平整等情况,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桡骨小头切除术、桡骨小头置换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例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骨折块相对较大、有复位可能的患者,通过手术将骨折块复位并用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等)固定,以恢复桡骨小头的解剖结构和肘关节的稳定性。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
六、康复预后
1.康复训练: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训练都非常重要。在骨折固定期间,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训练,如手部的握拳、伸指等动作,以防止肌肉萎缩。拆除固定后,逐渐开始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康复训练,康复训练需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康复训练的时间和强度会因患者的骨折情况、治疗方式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2.预后情况:一般来说,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大多数桡骨小头骨折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肘关节功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康复不当,可能会出现肘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影响肘关节的功能和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创伤性关节炎会导致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骨折愈合相对较慢,预后相对年轻患者可能会稍差一些,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也可以尽量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