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包括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隔离患者及携带者并管理)、切断传播途径(血液、母婴、性传播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和保护易感人群(无疫苗时加强教育及高危人群筛查);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用DAA,特殊人群个体化)和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及定期监测)

一、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方法

1.控制传染源

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早期发现和隔离。急性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至病毒消失,慢性患者及携带者应根据病毒复制指标评估传染性并适当限制活动范围,如病毒载量高的携带者应避免从事餐饮等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这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控制传染源能有效减少传播风险,尤其要关注有丙型肝炎病史人群的病毒复制情况,及时发现传染性较强的个体进行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方面:严格筛查献血员,确保血液及血制品安全,所有医疗机构和采血机构都应执行严格的血液检测标准,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血液及血制品。对于有创操作,如注射、针灸、手术等,要保证医疗器械严格消毒,一次性医疗器械应做到一人一用一废弃,防止通过医疗器械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尤其是有过手术史、输血史等人群更要关注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

母婴传播方面:对HCVR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对于HCVRNA阳性产妇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6-12个月检测HCV抗体和HCVRNA,以便早期发现感染情况,因为母婴传播是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性传播方面:提倡安全性行为,性伴侣中一方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时,另一方应使用安全套进行防护,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更应注意安全性行为,降低通过性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的风险。

3.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有效的丙型肝炎疫苗,但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丙型肝炎的认识,避免高危行为,如不共用注射器、不随意输血等,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如静脉药瘾者、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等,应定期进行丙型肝炎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些高危人群由于其特殊的生活方式或医疗操作接触,感染丙型肝炎的风险较高,定期筛查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是目前丙型肝炎治疗的主要药物,其通过作用于丙型肝炎病毒复制过程中的特定靶点,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不同基因型的丙型肝炎病毒对DAA的敏感性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DAA具有较高的病毒清除率。例如,对于基因1型丙型肝炎,使用某些DAA联合治疗方案可使多数患者获得病毒学治愈。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毒基因型等选择合适的DAA方案,同时要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但总体耐受性较好。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儿童使用抗病毒药物需谨慎评估)、孕妇等,治疗方案需要更加个体化。老年人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孕妇感染丙型肝炎时,治疗需要权衡母婴风险,一般在妊娠中晚期根据病情评估后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案,因为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要充分评估利弊。

2.一般治疗

休息与饮食: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方面,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对于有肝硬化等并发症的患者,还需要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如出现腹水时要限制钠盐摄入等。

定期监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丙型肝炎病毒载量、肝脏超声等检查,以评估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例如,定期检测丙型肝炎病毒载量可以了解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若病毒载量持续下降甚至检测不到,提示治疗有效;肝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形态、结构等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等并发症,尤其是有丙型肝炎病史、长期饮酒等人群更要加强监测。

了解疾病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乙类传染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具体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是指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是将重组酿酒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纯化后再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的,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是利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制成的。注射疫苗后体内即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从而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侵袭。此外,建议完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是什么意思?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表面五项顾名思义,即有五项检查内容,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即是指人体在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攻击后,在人体自身免疫被激发后,人体自身所形成的对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或者是在自动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之后所形成的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能力。对于此种抗体,应当越多越好,正常应当保持在100以上,如不足者,应积极主动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1、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治疗口服方便,每天口服一粒药即可,抑制病毒效果较好,但有难停药的弊端,需要长期服药,服药过程中要定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的变化及肝功能的变化;2、干扰素:分为长效干扰素与短效干扰素。短效干扰素隔天打1针,长效干扰素为1周打1针。干扰素治疗疗程比较短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认识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是相似的,如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试验异常、厌油腻等情况,部分表现出黄疸,但是没有症状的感染也是多见的。甲型和戊型肝炎经过消化道传播,其余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
什么是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这属于一种自身保护性的抗体,这种抗体的由来往往是病人既往注射过乙肝疫苗是以人体所产生的,或者是由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经过自身的免疫力将病毒清除以后所遗留下来的,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自身来说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建议临床上每3~5年需要复查一次乙肝表面抗体,如果表现出了抗体滴度
急性黄疸性肝炎严重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黄疸性肝炎是否严重需要根据病人的患病程度来决定。正常病情轻微的病人,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不是很严重,但如果病情较重,很可能会危及生命。急性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性肝炎素造成的,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并且疾病覆盖的范围较广,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急性黄疸性肝炎的病人正常会表现出胸闷,恶心、呕吐等不适的症状。
病毒性肝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以急性为主,部分病人可能临床症状很轻,以保肝治疗为主,支持治疗和营养护理;乙肝和丙肝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除了本身病毒复制之外,可能有的病人已经进入到疾病比较偏晚的阶段,可能还需要其他的针对性肝硬化的治疗、肝衰竭的治疗、肝癌的治疗。
丙型肝炎传染途径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家首先要了解,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肝癌正常比乙肝短十年,主要传播途径如下:1.经过输血传播;2.经过吸毒传播:吸毒者静脉吸毒使用的注射器,未严格消毒,造成吸毒者之间传播;3.经过性接触传播。约20%的肝炎传播途径尚不明确;总体来讲无论乙肝和丙肝,主要传播途径并非经过粪-口途径,即进食不会传染乙肝和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类型呢?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造成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造成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
丙型肝炎能治疗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丙型肝炎是一种多见的急慢性传染性肝病,部分急性丙肝可以发生自发性的清除,部分慢性丙型肝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现阶段的丙肝已经是可以治愈性疾病。对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如果病毒定量是阳性,就需要进行治疗,使用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可以在2~3个月左右的时间有效的治愈丙肝。早期治疗,愈后非常的好,但是一旦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如何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乙型病毒肝炎大部分90%以上可以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如阳性已经超过半年了,这时会发生慢性化,不及时治疗经过20年,大约40%患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经过5年左右后,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变化为肝功异常、腹水、浮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五年死亡率较低。长期不治疗,如果肝细胞已经出现,也会导
乙型病毒性肝炎日常要注意什么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患乙型病毒性肝炎日常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把自己当病人。如果情绪不好,症状会加重,会出现肝硬化、肝脏肿瘤。第二、在饮食上建议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要规律。第三、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形成良好的规律。第四、定期做检查,比如三个月到半年做一次肝脏的B超、肝功能、甲醛蛋白、甲胎蛋白、病毒数量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即母婴传播、水平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第一、母婴传播是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母亲传孩子,称为垂直传播。主要是在围产期,生产的过程中,母亲携带有病毒,通过皮肤产道出现刮伤血液进入婴儿体内引起传播,少数为宫内感染。第二、水平传播,又叫后天传播。通过拔牙、不洁的针头注射、不合法献血、输液都可以传播。还有性生活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甲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水源、污染的食品、蚊蝇、污染的物品等日常生活途径进行传播,可能会导致区域流行。患者大多会出现疲倦、乏力、发热、食欲下降、腹胀、腹痛、腹泻、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呈现为急性病变。
甲型肝炎抗体测定是检查什么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肝炎抗体测定是对甲型病毒性肝炎做的一项检查,是甲型肝炎早期重要诊断指标。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这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比较高。甲型肝炎抗体可能会在黄疸期达到高峰,两个月左右时抗体逐渐减弱,三至四个月左右时逐渐消失。
肝炎一般什么时候恶心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肝炎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均可以出现恶心症状,常常同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厌油、呕吐、乏力、腹胀、腹疼、腹泻、肝区疼痛、皮肤黏膜、黄染、尿黄等症状。肝炎患者经过保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之后,随着肝功能好转,上述不适症状也会逐渐好转,包括恶心、症状也会减轻、消失。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