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是肝硬化晚期的症状吗
肝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失代偿期)常见临床表现,其形成与门静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生成过多有关;其他疾病如心源性腹水、腹膜转移癌导致的腹水与肝硬化晚期肝腹水可通过病史、检查等鉴别;肝腹水提示肝硬化失代偿、预后差,相关检查有腹水检查、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腹水检查可辨漏出液等,肝功能检查示明显异常,影像学可助观肝脏等情况
一、肝腹水是肝硬化晚期的症状之一
肝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临床表现。肝硬化是一种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当肝硬化进展到晚期即失代偿期时,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就包括肝腹水。
(一)肝腹水形成的机制
1.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肝内血管受到压迫、扭曲、闭塞,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系统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较低,但当门静脉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超过了300mmH?O,就会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形成腹水。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75%以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门静脉高压因素。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退,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同时,患者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胃肠道吸收障碍等,使得蛋白质摄入减少。而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当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液中的水分就会从血管内渗出到腹腔,形成腹水。一般来说,当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明显时,如低于25-30g/L,腹水形成的风险显著增加。
3.淋巴液生成过多:肝硬化时,肝窦内压升高,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生成量可达7-11L(正常为1-3L),超过了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就会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形成腹水。
二、其他可能导致腹水的情况及与肝硬化晚期肝腹水的区别
(一)其他疾病导致腹水的情况
1.心源性腹水:主要见于右心衰竭等心脏疾病。由于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同时,静脉压升高导致肝淤血、淋巴回流受阻等,从而引起腹水。心源性腹水患者多有心脏病史,如既往有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同时伴有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心脏方面的表现,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与肝硬化晚期肝腹水可通过病史、心脏相关检查等进行鉴别。
2.腹膜转移癌导致的腹水:多见于胃肠道、卵巢、胰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腹膜。肿瘤细胞种植在腹膜上,刺激腹膜产生大量渗出液,形成腹水。患者多有原发肿瘤的相关表现,如胃肠道肿瘤患者可能有腹痛、便血、消瘦等表现,通过腹腔穿刺抽液检查,可发现腹水内有癌细胞,而肝硬化晚期肝腹水一般腹水内无癌细胞,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等可帮助鉴别。
三、肝腹水在肝硬化晚期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检查
(一)临床意义
肝腹水的出现提示肝硬化已经进入失代偿期,标志着肝脏的功能严重受损,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同时,肝腹水的量、发展速度等也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例如,大量腹水会导致患者腹胀明显,影响呼吸、消化等功能,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相关检查
1.腹水检查:通过腹腔穿刺抽取腹水进行检查,包括腹水常规、生化、细胞学等检查。腹水常规检查可了解腹水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肝硬化晚期肝腹水一般为漏出液,外观清亮,比重低于1.018,细胞数常少于100×10?/L;腹水生化检查可测定白蛋白、蛋白含量等,有助于判断血浆胶体渗透压情况;腹水细胞学检查可排除腹膜转移癌等情况。
2.肝功能检查:肝硬化晚期患者肝功能检查会有明显异常,如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倒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可能升高,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3.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了解有无肝硬化、门静脉宽度等,还可测量腹水的量;CT或MRI检查对于评估肝脏病变程度、有无肝癌等并发症等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