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是怎么回事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突出表现,由门静脉压力增高、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过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致腹腔液体异常积聚。有少腹水时症状轻,多腹水时腹胀等明显,可通过超声、CT等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利尿剂、提高胶体渗透压、穿刺放腹水及治原发病,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肝硬化腹水的定义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导致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超过正常量。肝硬化时,肝脏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门静脉压力增高、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过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腹水形成。
二、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
1.门静脉压力增高:肝硬化导致肝内血管床减少及血管闭塞、扭曲等,使门静脉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超过300mmH?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是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
2.低蛋白血症: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减退,白蛋白合成减少,同时患者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导致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当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内液体漏入腹腔或组织间隙,形成腹水。
3.肝淋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肝内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可达7-11L(正常为1-3L),超过了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形成腹水。
4.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肝硬化患者外周动脉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重吸收增加,进一步促进腹水形成。
三、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
1.症状
腹水较少时: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腹胀,容易被忽视。
腹水较多时:患者会出现腹部膨隆、腹胀明显,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因膈肌抬高,胸腔容积减少,肺通气受限所致。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2.体征
腹部视诊可见腹部外形膨隆,呈蛙腹状;触诊有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可查出移动性浊音。
严重时可能出现腹壁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的表现。
四、肝硬化腹水的诊断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腹水的常用方法,可发现少量腹水,还能同时观察肝脏、门静脉等情况,了解肝脏大小、形态、质地,门静脉直径等,一般腹水深度在2cm以上时超声可检出。
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肝脏形态、腹水分布等情况,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尤其适用于超声检查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病变的情况。
2.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发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等,反映肝功能和蛋白代谢情况。同时,还可了解血常规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脾功能亢进等情况。
腹水检查:对腹水进行常规、生化、细胞学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腹水性质。漏出液外观清亮,比重低于1.018,蛋白含量低于25g/L,细胞数少于100×10?/L;渗出液多呈混浊,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高于30g/L,细胞数多于500×10?/L。通过腹水检查还可排除感染、肿瘤等情况。
五、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限制钠和水的摄入,钠盐摄入量限制在2-3g/d,进水量限制在1000ml/d左右,对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进水量应限制在500ml/d以内。同时,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以维持机体营养需求,改善低蛋白血症。
休息: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轻肝脏负担。
2.利尿剂治疗:常用利尿剂有螺内酯和呋塞米等。螺内酯为保钾利尿剂,呋塞米为排钾利尿剂,两者联合使用可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一般开始用螺内酯100mg/d,数日后加用呋塞米40mg/d,如效果不佳,可逐渐增加剂量,螺内酯最大剂量为400mg/d,呋塞米最大剂量为160mg/d。
3.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低蛋白血症明显的患者,可定期输注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消退。
4.腹腔穿刺放腹水:对于大量腹水引起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腹腔穿刺放腹水,同时补充白蛋白,一般每次放腹水4-6L,或一次放腹水10L,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40-60g。
5.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肝硬化本身,如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戒酒(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等,从根本上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腹水复发。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肝硬化腹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老年患者对利尿剂等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和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同时,饮食调整需更加精细,要兼顾营养需求和基础疾病的饮食限制。
2.儿童患者:儿科患者发生肝硬化腹水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治疗需更加谨慎。在使用利尿剂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避免过度利尿导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营养支持方面,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供应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但需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调整饮食方案,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面临特殊挑战。治疗腹水时使用的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保证母亲病情控制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胎儿安全。在饮食调整上要兼顾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更加谨慎,多学科会诊(如产科、肝病科等)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