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一般不会自愈,其体内结核分枝杆菌活跃,会破坏肺部组织等,不同人群免疫力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下仍难自愈,确诊后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原则规范抗结核治疗,否则会致病情进展、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一、疾病特点决定难以自愈
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处于活跃状态,会不断破坏肺部组织等。从病理机制来看,结核分枝杆菌会引发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过程,若不进行规范治疗,病情会逐渐进展,例如会导致肺部病灶扩大、出现空洞、引发咯血等症状,还可能向其他部位播散,如引起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等肺外结核。
二、免疫力因素对自愈的影响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免疫力状况不同。一般来说,年轻人若自身免疫力较强,但继发性肺结核也不会仅依靠自身免疫力自愈,因为结核分枝杆菌不会被完全清除;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更难依靠自身免疫力使疾病自愈。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削弱免疫力,不利于继发性肺结核自愈,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但也无法让继发性肺结核自愈,只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进一步影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使得继发性肺结核更难自愈,因为基础疾病会干扰机体的免疫功能和代谢等,不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和肺部病变的修复。
三、必须规范治疗的原因
一旦确诊继发性肺结核,应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进行抗结核治疗。通过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可以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病灶修复。若不及时规范治疗,不仅疾病无法自愈,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