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膀胱腺癌
膀胱腺癌是少见膀胱恶性肿瘤,病因与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吸烟、膀胱慢性感染及结石刺激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各年龄段可发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有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及可触及下腹部肿块等;诊断靠超声、CT、MRI等影像学及病理活检;治疗有手术及对晚期无法手术者的化疗等综合治疗;预后与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年龄及身体状况等有关,早期预后相对较好,晚期较差
一、病因
生活方式相关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是诱因,比如长期接触联苯胺等芳香胺类物质,这类物质可通过污染水源等途径进入人体,增加膀胱腺癌发生风险。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其膀胱腺癌发病风险也可能升高,吸烟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会影响膀胱黏膜的正常细胞代谢。
病史相关因素:有膀胱慢性感染、膀胱结石长期刺激病史的患者,膀胱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结石摩擦等刺激环境中,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生,进而引发膀胱腺癌。
二、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相对较多。常见症状有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是由于肿瘤组织侵犯膀胱内血管导致出血引起。还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这是因为肿瘤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可触及下腹部肿块,提示肿瘤较大。
三、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初步观察膀胱内有无占位性病变,了解肿瘤大小、位置等情况。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膀胱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磁共振成像(MRI)对膀胱腺癌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尤其在显示肿瘤浸润深度等方面有优势。
病理学检查:通过膀胱镜检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是确诊膀胱腺癌的金标准。病理上可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
四、治疗
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早期膀胱腺癌患者通过手术有治愈的可能。
其他治疗:对于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可能会采用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的选择需依据患者具体病情等因素,且化疗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需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
五、预后
膀胱腺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的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等。早期膀胱腺癌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而晚期患者预后较差。患者的年龄、身体一般状况等也会影响预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能在治疗耐受等方面相对更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