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筛窦炎头痛的厉害时间久了都不能治愈
慢性筛窦炎是一种发生于筛窦黏膜的慢性炎症,常因急性筛窦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疗迁延所致,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其中头痛较为常见,且常因时间久了而难以治愈。
1.病因
感染:由鼻腔疾病引起,如急、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变应性鼻炎,鼻息肉,鼻腔异物和肿瘤等。亦可因上述疾病引发的鼻塞,导致长期张口呼吸及鼻涕后流,刺激筛窦黏膜而引起炎症。
变态反应: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状腺、性腺功能减退)、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白喉等)、慢性心、肝、肾疾病及营养不良等,均可引发此病。
鼻腔用药不当:如果长期使用麻黄素溶液或滴鼻净滴鼻,可引起药物性鼻炎,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邻近病灶:如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可导致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筛窦黏膜,从而引起本病。
全身因素: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本病。
职业及环境因素:长期或反复吸入工业粉尘、水泥、煤尘、面粉等,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2.症状
全身症状:轻重不等,有时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等。
局部症状:
鼻塞:为持续性,仍因鼻粘膜充血、肿胀所致。鼻腔内脓性分泌物滞留,可加重鼻塞症状。
流涕:多为脓性,鼻涕向后流入咽喉部,可引起刺激咳嗽和咳痰。
嗅觉减退:因嗅神经受炎症刺激,嗅觉功能可发生障碍。
头痛:一般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多为筛窦炎引起的神经痛,呈周期性发作。
3.检查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粘膜充血、肿胀,中鼻甲肿大或鼻息肉样变。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时,可借助前鼻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清楚地观察到鼻腔及鼻窦的情况,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X线鼻窦摄片:对诊断慢性筛窦炎有一定价值。
CT扫描:可显示窦腔的病变情况,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4.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及X线鼻窦摄片或CT扫描等检查,一般可做出诊断。
5.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可有效控制感染。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
黏液促排剂:如氨溴索、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可促进鼻腔分泌物排出。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减轻过敏反应。
手术治疗:
鼻内镜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可开放筛窦,清除病变组织,改善鼻腔通气引流。
其他手术:如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鼻窦负压置换疗法等,也可用于治疗慢性筛窦炎。
6.预防
积极治疗鼻腔疾病,避免感染。
改正不良的擤鼻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避免长期使用滴鼻净等药物。
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总之,慢性筛窦炎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预防,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