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鼻出血怎么治疗
鼻出血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与正确体位并局部压迫止血,针对鼻窦炎可通过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生理盐水冲洗)、抗感染治疗,严重时及时就医行局部止血等处理,还需关注全身情况,同时通过控制鼻窦炎病情、保持鼻腔湿润及纠正不良习惯来预防鼻出血
一、一般处理措施
1.保持冷静与正确体位:患者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同时保持情绪稳定,因为紧张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加重鼻出血。对于儿童,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哭闹导致出血加剧。
2.局部压迫止血: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协助正确进行压迫止血操作,注意力度适中。
二、针对鼻窦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可减轻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从而间接减少因鼻窦炎引起鼻出血时的局部刺激因素。例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但其使用需根据患者年龄等情况谨慎选择,儿童使用时要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鼻腔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窦黏膜的炎症,保持鼻腔黏膜湿润,降低鼻出血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可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生理盐水浓度,儿童冲洗时要注意操作轻柔。
2.抗感染治疗:如果鼻窦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治疗。但需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等问题,要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等合理选择,对于儿童要特别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三、鼻出血严重时的处理
1.就医处理:如果鼻出血较多,经上述初步处理仍不能止血,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采用局部止血方法,如鼻内镜下止血,通过鼻内镜找到出血点,进行电凝、微波或激光止血等操作。对于一些严重的鼻出血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填塞止血,如前鼻孔填塞或后鼻孔填塞等,但填塞会给患者带来一定不适,在操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情况,尤其是儿童患者。
2.全身情况的关注:要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是鼻出血的常见诱因之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良好管理。
四、预防措施
1.控制鼻窦炎病情:积极治疗鼻窦炎,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用药,定期复诊,确保鼻窦炎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源上减少因鼻窦炎引起鼻出血的可能性。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督促其规范治疗,关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
2.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避免鼻腔过于干燥。对于经常处于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更要注意鼻腔保湿。同时,要教育患者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容易损伤鼻腔黏膜导致鼻出血。对于儿童,要加强看护,纠正其挖鼻等不良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