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症状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肢体无力、肌肉瘫痪等,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预防小儿麻痹症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1.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
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毒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肌肉瘫痪,导致肢体畸形,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2.小儿麻痹症有哪些症状?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潜伏期:通常为5-14天,平均为7-10天。
前驱期:可有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瘫痪前期:体温再次升高,头痛、恶心、呕吐加重,甚至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表现。
瘫痪期:多于发热后1-6天或第二次发热后1-2天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以下肢为主,可累及上肢、膈肌、肋间肌、腹肌、颅神经等。
恢复期:瘫痪肢体逐渐恢复,常需数周至数月,部分患儿留有后遗症。
不同类型的小儿麻痹症症状有所不同:
非瘫痪型: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瘫痪发生。
瘫痪型: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脊髓型、延髓型、脑型等。
3.如何诊断小儿麻痹症?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等进行诊断。
此外,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4.小儿麻痹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对于瘫痪患儿,应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包括按摩、针灸、理疗等,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此外,还需要注意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5.如何预防小儿麻痹症?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目前我国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有两种:脊灰减毒活疫苗和脊灰灭活疫苗。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在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时各接种1剂次脊灰减毒活疫苗。
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医务人员等,可接种脊灰灭活疫苗。
此外,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6.特殊人群在小儿麻痹症中的注意事项
孕妇: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
儿童:儿童是小儿麻痹症的高发人群,家长应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按时接种疫苗,如有发热、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