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怎么做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均需术前评估患者情况并取俯卧位,PVP是穿刺后注入骨水泥,PKP是先球囊扩张再注入骨水泥,术后早期要卧床休息、防并发症和做简单锻炼,中期及后期要进行脊柱功能锻炼和定期复查,骨质疏松患者需抗骨质疏松治疗。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1.术前准备
评估: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明确胸腰椎骨折情况,包括骨折类型、椎体压缩程度等,同时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该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其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在相对稳定状态下进行手术。
体位:患者一般取俯卧位,在腹部垫枕使胸腰椎处于过伸位,以利于手术操作。
2.操作过程
穿刺: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将骨穿刺针插入病变椎体。穿刺点通常选择在椎弓根外侧缘,进针方向指向椎体中央。
注入骨水泥:将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调配至合适黏稠度后,通过穿刺针注入椎体。骨水泥注入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骨水泥填充情况,通过C型臂X线机监测骨水泥分布,避免骨水泥渗漏至椎管等危险区域。
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1.术前准备
评估:同PVP,需详细评估胸腰椎骨折情况及患者全身状况。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因骨质疏松更严重,需格外关注骨折椎体的稳定性等情况。
体位:同样采取俯卧位,腹部垫枕使胸腰椎过伸。
2.操作过程
球囊扩张: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球囊导管插入病变椎体,然后向球囊内注入造影剂使球囊扩张,从而恢复椎体高度,纠正椎体畸形。扩张过程中要精准控制球囊压力和扩张程度,避免对椎体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注入骨水泥:球囊取出后,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填充扩张所形成的空腔,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同样需密切监测骨水泥填充情况,防止渗漏。
三、术后康复
1.早期康复
卧床休息与体位: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一般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恢复情况而定。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体位,避免脊柱扭曲等。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预防卧床相关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可定时协助患者翻身、进行呼吸训练及下肢活动等。
康复锻炼:术后早期可进行四肢肌肉收缩等简单锻炼,逐渐增加运动量。例如,进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每天多次,每次持续一定时间,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2.中期及后期康复
脊柱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脊柱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等。但要注意锻炼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椎体再次损伤。对于女性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要考虑其身体柔韧性等特点,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和强度。
定期复查:术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观察椎体骨水泥填充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同时,监测患者骨密度等指标,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继续采取抗骨质疏松治疗措施,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以预防再次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