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常见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会引发排尿异常症状和尿液相关症状,排尿异常包括尿频尿急(因膀胱感觉阈值降低致较小容量变化就有排尿冲动)、排尿困难(因神经功能障碍致逼尿肌收缩无力或括约肌不协调)、尿潴留(分急慢性,因神经调控失衡致尿液积聚);尿液相关症状有尿失禁(包括急迫性和压力性,因逼尿肌或括约肌功能受损)、尿液性状改变(如混浊因合并感染、血尿因膀胱黏膜受刺激或合并结石等),不同年龄患者各症状影响不同。
一、排尿异常症状
1.尿频尿急: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现象,这是因为膀胱感觉神经受损后,膀胱感觉阈值降低,较小的膀胱容量变化就会引发排尿冲动。例如,正常膀胱容量约为300-500ml,而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能在膀胱容量还较小时就频繁产生尿意,导致尿急,频繁去厕所排尿。在儿童中,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尿频尿急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为频繁排尿会干扰课堂注意力等;对于老年患者,可能会因夜间尿频影响睡眠质量。
2.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排尿时间延长等。这是由于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功能障碍,导致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不协调收缩。比如,逼尿肌收缩无力时,无法有效地将尿液排出,需要增加腹压来辅助排尿,进而出现排尿困难的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排尿困难带来的影响不同。儿童可能影响正常的泌尿系统发育和身体机能;老年人则可能引发尿潴留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等风险。
3.尿潴留:分为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时患者会突然不能排尿,膀胱胀满,下腹部疼痛难忍;慢性尿潴留则是膀胱长期处于充盈状态,膀胱容量增大,患者可能感觉下腹部有坠胀感,但排尿不畅。神经源性膀胱导致尿潴留的原因是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调控失衡,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并在膀胱内积聚。在儿童中,严重的尿潴留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因为尿液长期潴留会导致肾盂积水,进而损害肾功能;对于老年患者,尿潴留还可能诱发膀胱结石等问题。
二、尿液相关症状
1.尿失禁:包括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等。急迫性尿失禁是由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在有尿意时不能控制排尿而出现的不自主排尿;压力性尿失禁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等情况下出现不自主排尿,这是因为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无法对抗腹压增加带来的压力。例如,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咳嗽时可能会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的情况。不同性别患者尿失禁的表现和影响有所不同,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尿失禁可能对社交等方面产生更大影响,而男性尿失禁也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等。
2.尿液性状改变: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混浊,这可能与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因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由于排尿不畅,尿液容易在膀胱内滋生细菌,引发感染,从而导致尿液中出现白细胞、细菌等成分,使尿液混浊;也可能出现血尿,这可能是由于膀胱黏膜长期受到尿液刺激或合并结石等原因引起,如膀胱黏膜因排尿不畅反复摩擦受损而导致出血,进而出现血尿现象。对于儿童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液性状改变可能提示病情较为复杂,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检查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