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症状
外耳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症状、听力减退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有疼痛(急性剧痛、慢性隐痛)、瘙痒、分泌物增多(急性为浆液性转脓性、慢性为少量黏脓性)、肿胀(急性明显、慢性较轻);听力减退因外耳道状况影响声音传导,多为暂时性;全身症状有发热(急性感染重时出现,小儿、抵抗力差者更明显)、乏力。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小儿观察行为及时就医且用药谨慎,老年人关注整体状况,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常游泳挖耳者避免不良行为,慢性病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病并加强耳部护理。
一、局部症状
1.疼痛:急性外耳道炎患者耳内会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会明显加剧,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外耳道神经所致。儿童患者可能因为疼痛而表现出烦躁、哭闹、频繁搔抓耳朵等行为。而慢性外耳道炎患者疼痛相对不明显,多为隐隐作痛或轻微胀痛。
2.瘙痒:外耳道炎症刺激会引起局部瘙痒感。患者会忍不住用手去搔抓,过度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进一步加重炎症。对于经常游泳的人群,由于外耳道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更容易引发瘙痒症状。
3.分泌物:分泌物增多是外耳道炎常见症状之一。急性外耳道炎分泌物初期通常为稀薄的浆液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变为脓性。慢性外耳道炎分泌物一般较少,多为少量黏脓性。不同性别和年龄可能在分泌物表现上会有差异,如小儿可能因为表达不清而导致分泌物积聚较久才被发现。
4.肿胀:外耳道皮肤在炎症刺激下会出现充血、肿胀。急性炎症时肿胀较为明显,严重者可导致外耳道狭窄甚至闭锁,影响听力,患者可能出现耳部闷堵感。而慢性外耳道炎的肿胀程度相对较轻,但可能呈持续性。
二、听力减退
外耳道肿胀、阻塞以及分泌物积聚等,都会影响声音的传导,导致听力减退。患者会感觉听外界声音不清楚、变模糊等。这种听力减退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外耳道炎的治愈大多能恢复正常。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听力下降的基础疾病,患外耳道炎时听力减退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三、全身症状
1.发热:急性外耳道炎尤其是感染较为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对于本身身体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2.乏力:全身感染症状可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患者会感到乏力、疲倦,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此时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小儿患者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如是否频繁抓耳、哭闹等。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且小儿用药选择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老年人患外耳道炎时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整体状况。孕妇患外耳道炎可能在用药方面受到限制,有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用药。另外,经常游泳、挖耳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在患外耳道炎期间应避免这些行为,保持外耳道干燥和清洁。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因身体抵抗力较弱,感染不易控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加强耳部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