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慢性和急性鼻窦炎
鼻窦炎分为急性和慢性,病程时长不同,急性<12周,慢性>12周;症状表现有别,急性局部鼻塞、脓涕、疼痛明显,全身有发热等,慢性局部症状相对轻但反复,全身症状较轻;影像学上急性鼻窦CT见黏膜充血肿胀、窦腔低密度影,慢性见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及结构异常等;治疗原则不同,急性需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慢性需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
一、病程时长区分
1.急性鼻窦炎:病程通常在12周以内。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如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等情况较为常见,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在儿童群体中因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等因素,发病相对较为频繁,生活方式上若近期有过度疲劳、受凉等情况易诱发。
2.慢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其发病往往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比如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迁延不愈、鼻腔鼻窦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过敏因素长期存在(如常年接触过敏原)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患病,有相关基础病史(如过敏性鼻炎病史等)者更易罹患。
二、症状表现差异
1.急性鼻窦炎
局部症状:鼻塞较为明显,多因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所致,可单侧或双侧鼻塞;流脓涕,脓涕颜色多为黄色或黄绿色,量相对较多;还可出现明显的鼻根部及面颊部疼痛,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常表现为哭闹、用手揉鼻子等情况。
全身症状:可伴有发热、畏寒、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全身症状往往较成人更为明显,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
2.慢性鼻窦炎
局部症状:鼻塞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脓涕量多少不一,可伴有嗅觉减退,部分患者可出现头面部闷痛、胀满感等,症状相对急性鼻窦炎来说相对较轻,但会反复出现,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儿童可能表现为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等全身症状,但一般全身症状不如急性鼻窦炎明显,不过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能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等。
三、影像学表现区别
1.急性鼻窦炎
鼻窦CT检查:可见鼻窦黏膜充血、肿胀,窦腔内可见低密度影,多为炎性渗出物等,但一般骨质多无明显破坏,各鼻窦腔受累情况可通过CT清晰显示。
2.慢性鼻窦炎
鼻窦CT检查:可见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可伴有鼻窦骨质增生、硬化等改变,还可能发现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等情况,如鼻窦内息肉形成等,通过CT能较为准确地评估鼻窦病变的程度和范围等。
四、治疗原则不同
1.急性鼻窦炎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等,儿童需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利于身体恢复,避免再次受凉等。
药物治疗:多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如明确有细菌感染依据时),还可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缓解鼻塞,但需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儿童使用更要谨慎,以及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等,同时可辅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物理治疗。
2.慢性鼻窦炎
一般治疗:同样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有过敏因素者需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儿童要注意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药物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等,对于伴有过敏因素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可加用抗过敏药物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如存在明显解剖结构异常、鼻息肉等情况时,儿童手术需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和必要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