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鞘膜积液常那是什么病啊
精索鞘膜积液是鞘膜积液的一种,由鞘状突闭合异常或后天外伤、炎症等致精索鞘膜囊内液体积聚形成。临床表现为阴囊上方或腹股沟区肿块,有体位影响,儿童与成人表现有差异。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诊断,体积小无症状可观察等待,体积大或持续不吸收则手术治疗,规范治疗预后较好。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精索鞘膜积液是鞘膜积液的一种类型。鞘膜是包裹睾丸和精索的一层膜性结构,分为脏层和壁层,正常情况下鞘膜腔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精索鞘膜积液是指精索部位的鞘膜囊内液体积聚过多而形成的囊肿样病变。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先天性因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鞘状突闭合异常可导致精索部位的鞘膜囊与腹腔或睾丸鞘膜腔相通,腹腔内的液体可流入精索鞘膜囊内,从而形成精索鞘膜积液。多见于儿童,这与儿童的鞘状突发育特点有关,儿童时期鞘状突尚未完全闭合的比例相对较高。
2.后天性因素:外伤、炎症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精索鞘膜积液。例如,阴囊部位的外伤可能导致精索部位的鞘膜组织受损,影响其正常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使得液体积聚;附睾炎、睾丸炎等炎症性疾病可波及精索鞘膜,引起鞘膜分泌增多或吸收减少,进而形成积液。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肿块:患者可在阴囊上方或腹股沟区发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肿块表面光滑,有弹性,一般无疼痛或仅有轻度坠胀感。肿块的大小可因积液量的多少而不同,小的如核桃,大的可如鸡蛋甚至更大。
体位影响:肿块的大小可能与体位有关,站立或行走时肿块可能稍增大,平卧时可因积液流入腹腔而缩小或消失,但也有部分患者的肿块大小受体位影响不明显。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精索鞘膜积液多为先天性,肿块通常在出生后不久或逐渐出现,一般无明显不适,多在家长给孩子洗澡或换尿布时偶然发现。由于儿童不会准确表达自身感受,所以需要家长密切观察阴囊及腹股沟区的情况。
成人:成人精索鞘膜积液多为后天因素引起,可能有阴囊或腹股沟区的坠胀不适等感觉,若积液量较多,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阴囊上方或腹股沟区的肿块,肿块呈囊性,表面光滑,有波动感,透光试验阳性(即肿块可透光),这是因为鞘膜积液为液体,光线可透过。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精索鞘膜积液的重要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看到精索部位的鞘膜囊内积液的情况,明确积液的量、范围等,还可以排除其他阴囊内病变,如睾丸肿瘤等。
五、治疗原则
1.观察等待:对于一些体积较小、无症状的精索鞘膜积液,尤其是儿童的先天性精索鞘膜积液,有可能会自行吸收,可采取观察等待的方法,定期复查超声,了解积液的变化情况。
2.手术治疗:当精索鞘膜积液体积较大,引起明显的症状,如坠胀感明显影响生活,或积液持续不吸收时,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方式是精索鞘膜翻转术,将精索部位的鞘膜囊翻转、切除多余的鞘膜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术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患者,但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尽量减少对儿童生殖系统发育等的影响。
六、预后情况
精索鞘膜积液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一般较好。手术治疗的患者多数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症状消失,肿块消退。观察等待的患者中,部分可自行吸收而痊愈,少数可能会复发,但复发后仍可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