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褥疮的六种方法
褥疮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清创治疗,依褥疮类型不同采用不同方式,对特殊患者需充分评估;敷料治疗,有湿性和抗菌敷料,特殊人群使用抗菌敷料要谨慎;物理治疗,如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特定人群需留意不良反应;营养支持,患者应摄入富含多种营养素食物,特殊患者要控制饮食;压力缓解,使用减压设备并定期翻身,特殊患者需注意翻身方法;药物治疗,外用有生长因子类药物和抗生素软膏,口服用于严重感染患者,特殊人群使用抗生素要谨慎调整。
一、清创治疗
清创是治疗褥疮的重要步骤,通过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异物和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愈合。对于不同类型的褥疮,清创方法有所不同。对于浅表性褥疮,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的消毒剂清洁伤口,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分泌物。对于较深的褥疮,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清创,由专业医生使用手术刀、剪刀等工具去除坏死组织。年龄较大、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在进行外科清创时,需充分评估身体耐受能力。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清创过程中可能出血较多,要做好止血准备。
二、敷料治疗
1.湿性敷料:能保持伤口湿润,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加速伤口愈合。常见的湿性敷料有透明膜敷料、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等。透明膜敷料适用于浅度褥疮,可提供一个密闭的环境,防止细菌侵入。水胶体敷料具有吸收渗液、促进自溶性清创的作用,适用于有少量渗液的褥疮。水凝胶敷料能为伤口提供水分,缓解疼痛,适用于干性伤口。
2.抗菌敷料:含有银离子、碘等抗菌成分,可抑制细菌生长,减少感染的发生。对于感染风险较高或已经感染的褥疮,可选择抗菌敷料。特殊人群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抗菌敷料时需谨慎,因为某些抗菌成分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三、物理治疗
1.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具有杀菌、促进血液循环和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可根据褥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照射剂量和时间。但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引起皮肤红斑、瘙痒等不适,皮肤敏感的患者需注意观察皮肤反应。
2.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促进伤口愈合。红外线照射时要注意距离和温度,避免烫伤皮肤。老年人皮肤感觉减退,在进行红外线照射时更要严格控制距离和时间。
四、营养支持
充足的营养是促进褥疮愈合的关键。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的方式补充营养。患有糖尿病的褥疮患者,在营养支持时要注意控制血糖,避免高糖食物的摄入。
五、压力缓解
避免褥疮部位继续受压是治疗的基础。可使用减压床垫、气垫床等设备,分散身体压力。定期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改变患者的体位,减少局部皮肤的压力。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褥疮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翻身方法和体位。有脊柱损伤病史的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加重损伤。
六、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如生长因子类药物,可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加速伤口愈合。抗生素软膏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伤口感染。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
2.口服药物: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谨慎,因为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影响较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