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主要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有全身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意识障碍、脑神经损害,儿童在各症状表现上有其特点。
一、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中等度发热甚至高热,发热可持续数周。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作为致热源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发热可能是较为突出且早期的表现之一,且可能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需密切关注。
2.盗汗:患者在夜间或睡醒时全身出汗,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消耗状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儿童患者盗汗现象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且体质相对较弱,感染后更容易出现此类表现。
3.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能量代谢出现异常,导致患者整体的机能状态下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但儿童可能在活动量上较成人受限更为明显,因为其体力本身相对较弱。
4.食欲减退:患者进食量减少,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的中毒症状以及胃肠道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有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其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的维持。
二、神经系统症状
1.头痛:是结核性脑膜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头痛,程度可轻可重,初期可能为轻度胀痛,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加重。头痛的发生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脑膜,引起脑膜炎症反应,导致颅内压升高以及脑膜受到刺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通过哭闹、烦躁不安等表现来间接提示头痛不适。
2.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当结核性脑膜炎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升高时,会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儿童患者由于颅缝尚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症状可能相对成人不典型,但喷射性呕吐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表现之一。
3.脑膜刺激征
颈项强直:患者颈部肌肉僵硬,被动屈颈时阻力增大。这是由于脑膜受到炎症刺激,颈部的肌肉等组织发生反射性痉挛所致。儿童患者进行颈项强直检查时,可能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等情况。
克氏征阳性:患者仰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被动伸膝关节,若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则为克氏征阳性。这是因为脑膜炎症刺激神经根,导致相应的神经反射异常。
布氏征阳性:患者仰卧,前屈其颈时发生双侧髋、膝关节屈曲;压迫其双侧面颊部引起双上臂外展和肘部屈曲也为布氏征阳性,同样是脑膜受刺激后的神经反射改变表现。儿童患者进行脑膜刺激征检查时,操作需轻柔准确,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意识障碍:病情较重时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累及脑实质,引起脑功能受损,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影响脑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等多种因素导致。儿童患者由于脑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意识障碍出现可能较为迅速,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
5.脑神经损害:常见的有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等脑神经受累。例如动眼神经受累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瞳孔改变等;面神经受累可导致面瘫等表现。这是因为结核性脑膜炎炎症可波及脑神经周围的组织,引起脑神经受损。儿童患者脑神经损害时可能会出现相应的面部表情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等表现,需及时发现并处理。



